□见习记者 张叶荷
本报讯 校园内的流浪犬,该抓还是该放?校园内的外卖车,该如何治理?一个小小的U盘被偷,又该如何尽快找回,将师生的损失降到最低?这些看似极小的事,对于上海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分局的民警们来说,却都是“大事”。成立于1950年,几乎与新中国共成长的上海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分局,服务着全市60余所高校及140余家文化科研单位,履行着“高校文化领域忠诚卫士”这一神圣职责,至今已历时近70年。
上海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分局仅在2018-2019年追赃率就高达64.35%。2017年3月19日,某大学一学生报警称:打完球,外套连带着手机被偷了。民警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后询问,被盗物品已被贩卖至外省市,民警辗转数百公里,将已被销赃的学生手机完璧归赵。意外收获的是,该嫌疑人已通过相同的手法,偷衣服、偷背包达100余次,这次文保分局挖出了一个专偷高校师生的“硕鼠”。
叫外卖对于高校师生已十分平常,但外卖车辆飞速行驶、食物不卫生等问题也随之出现。上海市公安局文化保卫分局闵行高校派出所问计于师生,联合高校保卫部门研发了外卖人员及外卖车辆智能管理系统,通过GPS定位在后台对外卖车的位置、车速进行监测,并以此作为外卖员的准入机制,确保师生有外卖吃、校园安全平稳可控。
70年的历史长河里,文保分局不仅侦破了林森浩投毒案等系列大案要案,参与了APEC会议、2008奥运、2010世博等重大安保任务,也涌现出了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单巧斌、上海市公安局首届“百佳标兵”徐凤伟、坐拥数万粉丝的校园法制宣传“那个谢蜀黍”原型谢晔等优秀警官。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