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张叶荷
只需要半个月加一次纯净水,便可以通过设备释放高浓度臭氧对恶臭气体进行氧化,驱除垃圾房内传来的阵阵恶臭;只需要在每家每户的下水管道处安装一个石磨,则可以解决大部分市民不愿意用手触碰湿漉漉的厨余并进行垃圾分类这一难题;一体化的智慧垃圾厢房,分类投放垃圾后便可以立马得到积分并换取相应的礼物……日前,记者在以“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践行环卫发展新理念”为主题的第9届上海国际固体废弃物、清洁专用设备与技术展览会上发现,随着垃圾分类理念的传播,不仅市民越来越关注垃圾分类,不少企业也看准了“垃圾分类”这一市场,针对“垃圾分类”过程中的难点、痛点问题,研发出了不少值得期待的产品。
“只需要半个月加一次水,通过公司的核心技术,便可以消除臭气,逐渐改变‘垃圾房臭味扰民’这一难题。”记者发现,随着垃圾分类的逐步推进,垃圾房在未来将有可能“改”掉“扰民”这一缺点。由杭州一家公司所研发的电解式混合氧生成装置,表面是一个铁柜,里面6-7个类似盐水瓶的瓶子两两排着,这样一个大铁柜子可以通过高浓度臭氧对恶臭气体进行氧化处理,最后分解成氧气、二氧化碳和水对外进行排放,操作便捷也十分环保。此外,江苏一家公司则从“再利用”入手,研发食品废弃物处理器将湿垃圾与生物芯片均匀搅拌,对食物垃圾进行发酵处理,进而将发酵产生的臭气做除臭处理并排放至大气中。
除臭设备解决部分垃圾房臭气熏天的现象,餐厨处理设备则让更多市民发现垃圾分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如今,上海很多小区已经在使用的智慧垃圾房,则让更多市民踊跃参与到垃圾分类中。记者发现,垃圾分类,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其中,通过自身企业的优势,开动大脑,助力上海乃至全国,不只打赢垃圾分类这场战役,更打赢环保及可持续发展这场战役。然而,记者也发现,在展会中有不少同质产品的身影,如有3-4家企业均生产各种不同的材质、大小的垃圾桶;有不少企业打着“智慧垃圾房”的口号,而几家公司的区别仅在于有的产品是垃圾房,有的产品是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机器。同质产品越多,意味着竞争也越激烈,能存活的几率也大大降低。
垃圾分类的市场潜力巨大,这也意味着,更多的企业有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只要抓住自己的特色发挥所长,精准定位自己产品的受众,就能获得巨大的发展机会。然而,垃圾分类市场尚处于摸索阶段,太多同质化产品的出现,也意味着企业所研发的产品可以轻易被取代,市场份额极易被抢夺。在记者看来,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企业资源,往往是不可替代、不可模仿的,伴随着垃圾分类的落地实施及推广,面对这个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企业应更加注重打造自身的竞争优势,避免深陷同质化竞争的泥潭,立足市场,研发出自己具有特色的产品,走自己难以被复制的道路。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