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法治社会

保健品公司前销售经理“哭穷”博同情

10余名老年人被骗40余万

本文字数:945

  □记者  季张颖  通讯员  俞馨儿  童画

本报讯  保健品公司前销售经理张某凭借老年人的同情心,诈骗10余名被害人共计人民币40余万元,之后将骗得的钱款用于赌博,挥霍殆尽。近日,嘉定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犯罪嫌疑人张某批准逮捕。

张某原是某保健品公司的经理,平时负责给老年人推销保健品。不少老人对他十分信任。可看似老实的张某却将诈骗之手伸向了这群老年客户。

樊大爷是众多被害人之一,据他回忆,2018年他因购买保健品认识了张某。当年5月的一天,张某到樊大爷家中,开口就想问樊大爷借点钱。樊大爷觉得张某平时为人和善,一下就答应借给他3万元。张某见樊大爷如此豪爽,便开始诉苦,称自己已经30多岁了,想买房却凑不齐首付,如果今年还买不了婚房,相恋7年的女友就会与其分手。他还称母亲也身患重病,需要钱治疗。说着说着,张某更是哭着跪下来乞求樊大爷再多借些钱给他,并承诺在年底前一定将钱还上,樊大爷见状便心软了。考虑到张某是保健品公司的经理,有还款能力,于是他又特地去银行取了5万元借给张某。张某当场写下借条,还将自己的身份证复印件一并交给樊大爷。樊大爷认为万无一失,在之后的半年多时间里未曾起过一丝疑心。

2018年年底,到了张某归还钱款的时间,但此时张某已无法联系到。当樊大爷再次踏入张某所在保健品公司时,却被告知张某早已离开。与此同时,樊大爷还得知,许多如他一般在这里买过保健品的老人纷纷受骗,损失不少钱财。

今年1月,经被害人报警,公安机关立案并对张某上网追逃。今年8月,张某投案自首。

事实上,张某年仅23岁,其留给被害人的身份证信息皆是伪造。据张某交代,他在2018年3月染上了赌博的恶习后,欠下高额赌债,所谓将要与其结婚的女友,也早因此与其分手。

在十余名被害人的笔录中,大部分人都认为张某可怜,遇上的都是人生大事,耽误不得,甚至有被害人向自己的朋友借了款,再转借给张某救急。而张某正是利用了老年人的同情心,虚构了要结婚、买婚房及母亲生病等借口骗取钱财。事后,张某离开了上海,并更换了手机号码,使得被害人无法与其取得联系。

经审查,嘉定检察院认为,这是一起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他人钱款,数额巨大的案件。犯罪嫌疑人张某的行为已涉嫌诈骗罪。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社会 A07 保健品公司前销售经理“哭穷”博同情 2019-10-25 2 2019年10月2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