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王川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进入倒计时,国家展览中心正式进入布展阶段。里面的观展基础设施是否已经配备完善?进博会食品安全如何保障?参展和观展人员该如何前往自己想要去的展区?又该怎么前往就餐点用餐?如果遇到语言不通的展商该如何交流?日前,记者来到国展中心提前探营,发现与首届进博会观展服务设施相比,不仅布展进行了优化升级,而且还增添了许多新设施,如首次亮相的“进宝机器人”等。
刚走出2号线徐泾东地铁站,记者就感受到迎面而来的进博会服务的细致。在地铁站出入口、安检区、登录点等各个重要部位都已设置了形式多样的标识指引,包括地贴标识、铁马标识、立牌标识和看板标识等。通过连续性的指引,便于展客商在大客流的情况下也能清晰辨别方位,顺利入馆。哪怕展客商在安检排队时,也可通过“展区分布看板”了解到各展区的信息。据悉,进博会现场共设置了6600余块固定标识(新增600块,优化1200块)和900余块的大会标识,这些标识标牌中还加入“我在这”“步行距离”等关键信息,进一步提高现场空间感和方位感。此外,在现场重要位置还设置了12块超大型的综合信息看板,全面呈现展馆平面图、大会功能点位分布、配套现场活动安排等信息。
“人机配合”让进博会现场导览无忧
“你好,进宝。请问5.1号馆怎么走?”“很高兴为您服务。5.1号馆位于一楼展厅层,您可以按照图示前往,您还有其他问题问我吗?”在国家会展中心西登录厅,一款进宝机器人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别看进宝机器人憨态可掬、声音萌萌哒,它懂的知识还真不少。不管是问路,问展商信息还是会议活动举办的时间,它都能轻松搞定。
据介绍,进宝机器人是一款中英双语机器人,外表为进博会吉祥物“进宝”的形象,它不仅支持信息广播和查询功能,同时还会自动识别人物并说出欢迎语,为现场综合导览的服务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届进博会期间,首次设置了20个进宝机器人,分别位于VIP休息区、四个咨询处以及重要人流密集地。”国家会展中心运营中心工作人员孙玮告诉记者,这些憨态可掬、讨人喜爱的“进宝”可为参会人员提供七大展区现场导览、活动安排、国展中心商铺信息、交通信息等问询服务。
除了能语音识别和问答,进宝机器人能提供详细的图示。记者注意到,在进宝机器人的胸前有一块电子显示屏,页面上有“企业商业展、国家展、会议活动、商业广场、场馆导览”等分支信息,观展人员只需轻轻点击想要了解的条目分支,电子显示屏上就会实时出现各类信息,让观展人员一目了然,轻松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在西登录厅的这个进宝机器人对面,有一个硕大的“交通指南”看板,该交通指南高达3.5米,即便是站在三五米外,也可以看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场馆的导览线路,交通指南的侧面则张贴了进博会期间的会议活动安排等信息。“目前,在国家会展中心的东西南北四个登录厅都设置了这样的交通指南,方便参观人员尽快通行和离场。”孙玮说,该综合型交通指南也是首次在进博会上设置,去年首届进博会上主要是依靠“小叶子”志愿者现场导引。
虽然今年增加了进宝机器人和综合交通指南,但并不意味着弱化了志愿者的功能。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在人工导览方面,第二届进博会的志愿者达到5881人,其中负责咨询和引导的志愿者3653人,比首届多出50%。通过志愿者进行专业咨询解答和线路引导,配合双语导览手册,将全方位提升展客商观展的指引性和便捷性。
140家食品供应商,超25万份日均供应量
餐饮保障是进博会保障工作的重头戏,现在是否已经准备充分?食品安全如何保障?
据国家会展中心运营中心张旻介绍,第二届进博会餐饮供应主要由固定餐饮、临时餐饮、外烩餐饮和工作人员餐饮组成。与首届进博会相比,今年的餐饮整体供应量更大,单日的餐饮供应量将超过25万份,比去年提升了10%,同时,今年国展中心还准备了大量预包装食品,以进行应急补充。“今年参与进博会餐饮保障的服务商也比去年多了不少,达到140家,主要是为了满足不同国家、不同口味的餐饮需求。”张旻说。
为更好满足参观人员就餐体验,今年的餐饮分布范围更广,除四叶草中心商业广场就餐点外,今年主办方又增设了北广场、虹馆及展区内的餐饮店、咖啡点等7处临时就餐区,就餐座位增加4000个。参观人员可以通过现场张贴的指引导视或通过进博会APP查询餐饮信息以及餐饮点的位置。
因为考虑到是快速出餐,所以进博会期间提供的餐饮均为热链出餐,且以中式套餐为主。届时,5000平方米的虹馆里面将设置2000个座位,根据以往展会的经验,中午4小时的就餐时间内,可以有10次的翻台率,也就是说,仅临时增设的虹馆就餐区就可以满足2万人次的就餐需求。
根据计划安排,所有的餐饮服务商将从早上8点到晚上8点不间断营业。同时,今年在展馆一楼继续推出升级版上海小吃馆,届时将有28家上海本土小吃品牌出现在进博会上。
食品供应量够了,那食品安全如何保障?张旻告诉记者,今年进博会食品安全保障方面也进行了升级,所有的食材都要在进场前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再由专门的物流公司配备专车发往国展中心,并统一拆封。另外,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还在国展中心设置了综合保障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内设有快检室,同时监管部门也可以通过视频看到所有明厨亮灶的后台,通过科技化的手段来保障食品安全。
增设51台翻译机,可翻译12种语言
官方信息显示,第二届进博会期间,将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家企业参展。
在国家会展中心的3号馆和4.1馆的馆间通道,记者看到,观众休息区、咨询处、贸易洽谈区、翻译服务处和联合办公室等服务设施已经基本搭建完成。
据国家会展中心运营中心高级经理李晶晶介绍,首届进博会上的观众休息区利用率很高,因此今年在馆间通道、演出区等区域将继续设置观众休息区,逛累了展会,观众可以去歇歇脚,休息区提供热水服务,每个休息区域约为80平方米,可满足100多人同时休息。
进博会期间,全球展商齐聚国展中心,各国的展商说着不同语言,如何洽谈业务?这就需要大量的翻译服务。在现场,记者注意到,翻译服务处已准备到位。“第二届进博会将从增设翻译服务点、增派翻译人员和增加翻译设备等方面着手保障。”孙玮告诉记者,在首届12个翻译服务点位32台翻译机的基础上,本届增设到83个点位,翻译机也同步增加到83台,可提供12种语言的交传翻译服务,为多语种咨询、指引和商务洽谈提供了多重保障。
“今年新增的翻译机点位,实际提供的是远程一对一同声传译服务。”孙玮介绍道,“有翻译需求的参展人员可以来到服务点,拿起机器,按照语音提示拨打电话。在后台,会有翻译服务供应商在线进行同传翻译,覆盖韩语、泰语等12种语言。”
进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第二届进博会上的翻译人员数量大幅增加,“今年展客商预约的翻译人数共有1061名,较首届增长了近20%。同时,我们还将增派180名翻译人员进行现场保障,涉及联合国的6种通用语言和韩语。此外,上海市团委也将在现场的33个咨询处增派80名专职翻译志愿者,其中小语种有60人,包括葡萄牙语和意大利语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