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法治重点

171项互动体验 向世界展示传统魅力

进博会首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暨中华老字号”展区

本文字数:2893

上海最古老的建筑绞圈房展示

金山农民画与爱马仕品牌合作推出的围巾

可同时供56人一起吃的重庆火锅

山东艺术家带来了“非遗”手艺——面塑

  □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季张颖  王川

当金山农民画画到爱马仕丝巾上,当传统皮影戏与AI互动技术碰撞……第二届进博会首次设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暨中华老字号”展区,上海的海派绒绣、盘扣、金山农民画,重庆的火锅文化、山东的周村烧饼、浙江的龙泉青瓷,陕西的花馍面花等“非遗”和老字号都将在进博会上“亮相”。进博会在“买全球、卖全球”的同时,打造了一个面向世界,弘扬民族文化的展示平台。

“天下第一大火锅”来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暨中华老字号”展示及互动体验活动以省区市为单位组展,共有上海、重庆、山东、浙江等17个省区市参与,171个展示互动体验项目,包括上海的石库门建筑营造技艺、浙江的篆刻技艺、山东的宏济堂中华老字号、江西景德镇的大型拉坯表演、山西的汾酒古法酿造工艺等。另外,还有10个世界级“非遗”项目——中国剪纸、中国皮影戏、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中国桑蚕丝织技艺、中国篆刻、妈祖信俗、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及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52个省区市级“非遗”项目、71个老字号项目的互动体验。

记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暨中华老字号”的重庆展区看到,这口直径为10米、高度为1.06米、重13吨的德庄“天下第一大火锅”安装完毕,锅子的中央已经注入清水并进行加热调试,一派火锅热气腾腾的样子。大锅外沿四周以黄铜为主要材料,使用浮雕工艺技术,铸有“天下第一大火锅”的凸字;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和其间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及德庄瓦当状徽标浮雕;整体呈青铜器效果,另有“德庄大火锅赋”、“纤夫图”、“火锅乐”等名家书法及精美画面配置其间,以展示火锅的历史渊源和大火锅的风采神韵。大火锅底部有高为0.3米的九个牛头和两个虎头为支柱,以衬托该锅之大、之重,需用“九牛二虎”之力,方能支撑,显得气势恢宏,壮美绝伦。

锅上的布置也非常巧妙。大火锅中间,层峦叠嶂地摆放着重庆建筑剪影,红辣椒与青花椒的底色,如同重庆朝天门码头的两江交汇处。锅内升起的烟雾,刚好与重庆的雾都之称契合,呈现出一个浓缩的重庆。同时大火锅周围摆放了印有56个民族名称的水晶球,象征56个民族团结祥和。而悬挂在大火锅上方的一只振翅欲飞的红凤凰,既是视觉上的盛宴,寓意着“凤舞九天”,同时也寓意着在象征吉祥和谐的凤凰的守护下,重庆以及56个民族共同携手,创造祖国的美好明天。

作为重庆火锅文化的代表,德庄“天下第一大火锅”获得了吉尼斯世界记录。本次出征进博会,大火锅被分为八个部分,分别装进一大一小两个集装箱内,加上集装箱内其他配套物资共16吨,再经过3天的运输到达上海,通过5天组装恢复原貌。据了解,本次大火锅观众以参观为主,现场会配备专业的中英文解说人员来为观众讲解重庆火锅及德庄“天下第一大火锅”的文化内涵。德庄集团市场部李晓娟表示,11月6日,“天下第一大火锅”将正式开锅,欢迎全球展客商前来参观。

而在山东展区将共有23家非遗及老字号企业亮相,非遗项目都是由传承人来展示制作技艺。

如周村烧饼是山东的中华老字号,也是国家级非遗,发源于汉代,古称“胡饼”,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从丝绸之路带回的芝麻(古称胡麻)做成,在周村兴起,所以叫周村烧饼,这次来的是它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春华,现场给国内外嘉宾表演手工的烧饼制作技艺。

宏济堂,也是中华老字号和非遗项目,曾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牌(金牌展示),“人工麝香研制及其产业化”荣获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次他的第三代传承人武祥伦师傅现场按“九提九炙炼胶技艺”熬制阿胶;同时由宏济堂手工泛丸第五代传承人孙明伟现场展示传统制药工艺——手工水丸的制作过程。

同时现场还有潍坊风筝、煎饼、纸皮包子、德州扒鸡、葛村榼子等项目,与现场观众互动。

绞圈房、石库门搬进“四叶草”

中轴对称、人字双坡、绞圈而建……在“四叶草”中央广场,上海本土传统民居“绞圈房”尤为引人瞩目。而这,其实是第二届进博会首次增设的4000平方米“非物质文化遗产暨中华老字号”展区之一的“江南民居”展区。

“绞圈房在上海要比海派石库门的历史更早,如今,在上海保存完整的绞圈房已经不足10处。”东浩兰生集团策划总监庄擎告诉记者,借进博会的舞台,用绞圈房打造的这幅美丽乡村画卷,也正是为了展现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上海郊区农村呈现的勃勃生机和繁荣景象。

而为了将这种“江南乡村”的风格还原地更加原汁原味,绞圈房内里关于上海非遗项目的展示就更加独具匠心了。比如金山农民画与爱马仕跨界合作,打造出色彩鲜艳、极具特色的丝巾;在徐行草编展示区域,有一面网红打卡墙,可以让参展观众在与草编文化零距离接触的同时,收获一种沉浸式的体验;而七宝皮影展示区,则更是让非遗与AI有了一次巧妙融合,参展观众只要击打屏幕前的大鼓,就能生动展现出皮影的动作。

从“江南民居”展区粉墙黛瓦的农村画卷中走出来,毗邻的“石库门”展区又一下子将时空转至上海的老街里弄。展区负责人告诉记者,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术本身就属于国家级非遗,建筑融贯中西,极具海派风格。在岁月的变迁中,石库门已由上海弄堂生活的“公共起居厅”逐步成为连通世界、融汇中外的“城市会客厅”。石库门的门楣是整个建筑中最精彩的部分。本次展示的石库门门楣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上的门楣,寓指“唯有不忘初心,方能不辱门楣”。

“城市生活的代表是石库门,新农村的代表是江南民居,上海的非遗和老字号都以老牌新品为展示亮点,展示与时俱进的活力。”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非遗和老字号上海展区占地面积702平方米,除了汇聚37项国家级和市级非遗项目、69个老字号之外,18个剧团还将带来了20场非遗文化表演,届时将全方位展示上海的历史与未来、商业与文化、生活与艺术。

97场演出

荟萃世界“非遗文化”

在中央广场,还有近场演出,展现了国内外的“非遗文化”之美。记者看到舞台为开放四面台形式,360度全景舞台,进博会期间将在这里演出世界各地及国内各省区市具有代表性的文艺节目。截至目前,共征集到来自境外5个国家和国内14个省份共77台节目,演出总场次达97场。演出总体排期从11月5日下午开始至11月10日下午结束,涵盖进博会整个展期。

作为非遗文化遗产大省,福建展区将展现7项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福建木偶戏是全国唯一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优秀实践名录的非遗项目,现场可以看到《木偶茶艺》展示福建的世界级非遗项目提线木偶和茶艺的结合。

本次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展示活动主题为“云南非遗·世界共享”,精选了全省一系列国家级及升级非遗“歌、舞、乐”小型精品非遗文艺演出与优秀剧目,将结合云南最具代表性的独有非遗互动性展示体验活动,在演出舞台、公共区域场地进行非遗宣传展示。

中央广场作为浙江主形象区,展示内容选择了非遗的代表作:桑蚕丝织、龙泉青瓷和龙井茶。现场将安排模特身着绚丽丝绸礼服,手撑中国红油纸伞,在美妙的丝竹之音中,为各国贵宾带来惊艳的江南情怀。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重点 A03 171项互动体验 向世界展示传统魅力 2019-11-04 2 2019年11月0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