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见习记者 张叶荷
目前全市各区共回收生活垃圾可回收物114万吨,基本已实现回收利用。昨日,记者跟随市人大代表们围绕生活垃圾可回收物分类工作开展视察,获得上述信息。
全市共回收生活垃圾可回收物114万吨
据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介绍,自《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以来,市商务委同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按照“可回收,可追溯,可统计,可验证,可利用”的要求,积极推动本市可回收物回收体系建设。经过近半年努力,形成了可回收物资源“点——站——场——厂”的回收利用体系,培育了一批覆盖可回收物主要类别的龙头和重点处置利用企业,开发建成了一整套“可视、可溯、可控”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信息化平台。全市各区共回收生活垃圾可回收物114万吨,覆盖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纺等七大类别,基本已实现回收利用。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就关于可回收物体系建设及管理进展情况作了汇报。据了解,至今年10月底,全市建成了13998个可回收物交投服务点、181个中转站、9个集散场,全面完成了点站场体系建设任务。此外,为有效发挥点站场体系对可回收物的服务作用,各区或街镇通过招标方式,确定了50家可回收物主体企业,初步建立了可回收物市场格局。从实际运作效果来看,主体企业收运的可回收物量也正呈现明显增量,今年10月全市可回收物分类量已超过5900吨/日。
白色泡沫竟成了相框原材料
“两网融合”指的是,城市环卫系统与再生资源系统两个网络有效衔接,融合发展,实现垃圾分类后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在赴奉贤区实地视察时,市人大代表分别赴秋月朗庭小区两网融合回收点、上海田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桥镇两网融合中转站及上海英科实业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视察。
从前面看上去像是市民驿站,从背后看过去则是一个垃圾厢房。在秋月朗庭小区两网融合回收点,记者看到,该小区将原来的垃圾箱房改为“垃圾存储、积分扫描、废品回收、市民休憩”的“四合一”功能的市民驿站,使原来的垃圾箱房成为居民日常活动、交流热门场所。值得注意的是,该回收站可直接回收市民送来的瓶子等可回收物,并通过计价或积分的方式,让市民在享受绿色账户积分的同时,还能够在回收账户内积分并换取小礼品,实现了可回收垃圾的前端回收与循环再利用有效对接。
精美的画框、镜子、相框竟是用市民日常丢弃的泡沫所制成?上海英科实业有限公司公司回收废弃的白色泡沫塑料,运用特殊技术将其加工成各种精美的墙面装饰产品。
据了解,该公司产品的主要特色在于以塑代木、变废为宝的工艺,打破了木制框的生产传统,在节省了林木资源的同时,对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每年高效回收再利用5万吨可再生PS泡沫塑料,生产约120万箱PS塑料仿木框条,避免200万棵树木被砍伐,减少12万吨碳排放,相当于节省18万吨原油资源。“以前总觉得白色塑料不好,经过这次视察,倒让我对白色塑料改观了不少。”有人大代表表示。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