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版:域外之音

海啸来袭 防灾至上

58场海啸夺走26万条生命 联合国呼吁各国提高防灾能力

本文字数:2159

  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海啸的波速高达每小时700~800千米,在几小时内就能横过大洋;波长可达数百公里,可以传播几千公里而能量损失很小;在茫茫的大洋里波高不足一米,但当到达海岸浅水地带时,波长减短而波高急剧增高,可达数十米,形成含有巨大能量的“水墙”。海啸主要受海底地形、海岸线几何形状及波浪特性的控制,呼啸的海浪冰墙每隔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就重复一次,摧毁堤岸,淹没陆地,夺走生命财产,破坏力极大。

11月5日是“世界海啸意识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表声明称,防范海啸等灾害的关键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呼吁各国提高防灾能力。

据报道,联合国数据显示,过去100年中发生的58场海啸,共夺走了26万多人的生命,超过其他任何自然灾害。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是2004年12月发生的印度洋海啸,波及14个国家,造成约22.7万人死亡,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印度和泰国受灾最为严重。

2019年是印度洋海啸发生后的15周年。古特雷斯说,自印度洋海啸以来,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等海域的预警系统都得到了大幅改进,数百万条生命由此获得拯救。

但他也指出:“从过去二十年来不断增加的经济损失中可以明确看出,我们尚未充分认识到防灾关键基础设施的重要性。这些设施对于避免在海啸、地震和极端天气事件期间,可能发生的重要公共服务中断至关重要。”

他强调,灾害风险依然巨大,估计有超过7亿人生活在低洼沿海地区;到2050年,这一数字可能突破10亿。同时,由气候紧急情况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可能进一步加剧海啸的破坏力。

智利大海啸

1960年5月22日19时11分(国际标准时间),智利发生8.5级地震,后来证实为9.5级大地震,在南北1400千米长的狭窄地带,连续发生了数百次地震,其中超过8级的3次,超过7级的10次,最大主震为9.5级,为世界地震史所罕见。这次地震使得智利南北60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建筑物成为一片废墟,而海啸巨浪半天之内12次冲上海岸,使沿岸建筑荡然无存。

地震期间,6座死火山重新喷发,3座新火山出现。这次地震导致数万人死亡和失踪,200万人无家可归。这次地震引发了世界上影响范围最大、也是最严重的一次地震海啸。

此次地震引起的智利大海啸巨浪,以6米高的浪头,700千米/小时的速度横扫太平洋,并在震后22小时到达远离震中1.7万千米的太平洋彼岸,相继袭击了菲律宾、新西兰、夏威夷和日本,日本受此影响,倒塌了房屋1571栋,破坏房屋3442栋,房屋进水19862栋,死亡138人,伤872人,15万人无家可归,夏威夷死56人,报损0.8亿美元。

这次地震,是世界地震史上—次震级最高、最强烈的地震,发生在位于太平洋智利海沟、蒙特港附近海底,震中为南纬38.2度、西经76.6度,影响范围在南北800千米长的椭阏内。这场超级强烈地震持续了将近3分钟之久,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蒙特港是智利的一个重要港口,设施完备先进,具有较强的吞吐能力,但在这场地震后,所有房屋设施都被震塌,许多人被埋进碎石瓦砾中。

1960年智利大海啸死亡人数据美国地质勘探局引述,最开始统计的为2231人,后来又统计为3000人或是5700人,但是从其他来源估计的1960智利大海啸死亡人数达到了6000人。

印尼大海啸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发生了9.3级的超强地震,震中位于印尼苏门答腊以北的海底。这是1960年智利大地震以来最强的地震。随即引发了高度超过10米的海啸,波及到了印尼、泰国、印度、马来西亚等16个国家,横跨6个时区。

英国科学家分析地震仪低频率资料发现,地震强度实际为9.3级。由于里氏地震规模系以对数计算,9.3级的强度为9.0级的2.5倍。本次地震成为史上第二强震,史上最大强震为1960年智利的9.5级大地震。

此外,中国科技大学地震学家倪四道领导的团队也侦测发现,南亚大地震持续达500秒,智利大地震则只有340秒。科学研究报告指出,2004年南亚大地震,将海洋板块由苏门答腊往北切出长达1200公里的裂缝,是原先预估的2倍。

印尼大海啸释放的能量超过了美国一个月所消耗能量的总和,或是伊莎贝尔飓风持续70日所释放的能量。

截止到2005年1月20日的统计数据显示,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啸已经造成22.7万人死亡,这是世界近200多年来死伤最惨重的海啸灾难。

3·11日本地震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太平洋海域发生强烈地震。此次地震达到9.0级,为历史上第四大地震。震中位于日本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距仙台约130公里,震源深度20公里。此次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对日本东北部岩手县、宫城县、福岛县等地造成毁灭性破坏,并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

受大地震影响,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随后1号机组发生氢气爆炸。日本政府当时把福岛第一核电站人员疏散范围由原来的方圆10公里上调至方圆20公里,把第二核电站附近疏散范围由3公里提升至10公里。

根据日本警察厅的数据,东日本大地震已造成15985人遇难,2539人下落不明。另外,还有3647人因避难条件、核辐射等原因死亡。

(综合自中新网、凤凰网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域外之音 B08 海啸来袭 防灾至上 2019-11-12 2 2019年11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