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川 通讯员 金剑轩
本报讯 通过网络偶然结识的人竟是“外企高管”,对方甚至愿意将单位分发的黄金地段“福利房”低价售卖?这种从天而降的“喜事”让不少人跌入了诈骗陷阱!日前,金山区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诈骗罪对冒牌“外企高管”梁某某提起公诉。
2017年2月,陈女士通过微信“附近的人”收到一条好友申请。添加好友之后,自称“外企高管”的男子梁某某几次主动找陈女士聊天,一来二去,两人就成了朋友。
“公司分了一套福利房,我是德国国籍,手头上也有不少房产,已经不能再购入了。我愿意低价转让给你,你有兴趣吗?”聊了一个多月后,梁某某主动询问是否有购房的意愿。看到梁某某发来的福利房信息,地处黄金地段又价格低廉,陈女士便动了心。其后,两人相约见面商谈卖房事宜,梁某某表示需要陈女士先支付一笔“押金”。
于是,陈女士便转账了一笔钱过去。可意想不到的是,此后不仅房子毫无音讯,支付出去的钱款更是无从讨要。
而在此之前,2016年3月,一名杨女士与曾经的恋人梁某某偶然重逢,在交谈中得知对方如今在某知名外企做行政总监。“当年我们分手,我觉得挺对不起你的,最近单位分了一套福利房给我,我打算把房子送给你,当做对你的补偿。”梁某某一番说辞情真意切,让杨女士对其的说法深信不疑。
“现在需要支付税费,我身边没带多少现金,你先借我一点吧。”没过几天,梁某某便表示正在办理赠送房屋的相关手续,并提出了借款的请求。想到梁某某送的房子在黄金地段,借一点钱也不亏,杨女士便分批次转账了7万余元。然而,过去好几天都没得到回音,杨女士几次追问,都被梁某某以身在海外、身边没钱等理由搪塞。
直到今年3月,长久等不到确切消息的杨女士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随后选择了报警。同日,犯罪嫌疑人梁某某被抓获。
经查,自2016年3月至2018年7月期间,梁某某在网上冒充“外企高管”,并以赠予、售卖公司分配的“福利房”为由,多次以手头紧、支付税费等借口,先后骗取8名被害人共计34万余元。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