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平
涉嫌非法提供身份证返照查询9800多万次,获利3800万元……20日,拉卡拉参股的考拉征信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在业界引发震动。警方已将考拉征信及北京黑格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销售、技术等20余名涉案人员抓获。黑格公司则是从考拉征信获取端口,再向下游出售。(11月21日《新京报》)
按照常理征信机构应该最为诚实守信,不然怎么会有资格去记录评价公民的信用呢?然而来自警方的信息显示,考拉征信从上游公司获得接口之后,又违规将查询的接口卖出,并且非法缓存公民的个人信息,以供下游公司查询,并从中牟取利益。违规获利3800万元。这是一种典型的侵犯公民信息安全的行为。
这起事件说明,随着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我国征信行业从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为核心的传统模式,已经转变为以互联网金融征信为主的全新格局。居民的个人信息泄露黑色产业链等诸多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正逐步出现并积聚风险。
笔者建议应尽快建立健全征信行业法律体系,提升相关部门的监督手段和技术水平,对征信机构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和支持,建立行业和机构内部的自律机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去维护公民个人的信息安全。
目前,我国唯一的专业征信法规是由国务院颁发实施的《征信业管理条例》,该条例虽然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行业的发展,但是约束力低于正式的法律,条例的层级太低,难以有效地对征信机构实施管理。
另一方面,我国尚未出台专门的信息保护法,个人的信息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征信机构在采集、使用、提供和披露信息时也缺乏法律依据,并不排除某些机构为了利益肆意妄为。
打击信息黑产,首要措施就是建立和完善法律体系,跟上行业发展步伐。
一是在法律层面,尽快出台实施“个人信息保护法”,切实保护好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
二是在行政法规层面,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对信息公开和应用作出法律上的规定。
三是制定行业规范,完善征信机构的权利和义务,切实遏制权力滥用的现象。
四是根据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征信市场的发展和变化,及时查漏补缺,加强对新型征信业务模式的规范管理。斩断信息黑产的黑手,扎紧公民信息安全的篱笆。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新兴镇人民法庭)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