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综合;声音

十年磨砺 打造金融司法“上海品牌”

审理金融商事案件73.6万起 标的额逾5000亿

本文字数:2388

  □法治报记者  胡蝶飞

从2009年上海法院金融商事审判专业化机制初步建立,到2018年全国唯一一家专门金融法院上海金融法院落沪,再到2019年“中国法院金融审判国际交流(上海)基地”在上海设立……

十年磨砺,上海法院不断健全完善金融审判专业化机制,建成专业化审判体系。全力服务保障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助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记者昨日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获悉,2009年至2018年,上海法院共审理一审金融商事案件73.6万件,案件标的总金额达5131.23亿元。其中不乏在全国乃至国际具有重大影响力案件,引领金融市场交易规则,打造了金融司法的“上海品牌”。

从无到有

构建专业化金融审判体系

上海浦东可谓是中国金融的一张“名片”,而上海乃至全国的专业化金融审判也起步于此。

早在2008年11月,浦东新区法院就成立了全国法院首家金融审判庭,启动了集中审理金融案件的试水步伐。

一个月后,黄浦法院金融庭成立。2009年6月,上海高院、一中院、二中院金融庭成立,标志着上海法院金融商事审判专项体系初步建立。

截至2018年,上海半数基层法院(静安、虹口、杨浦、普陀、闵行、嘉定)都相继设立了金融庭;其他未设的基层法院也在商事审判庭内设立金融审判专项合议庭。

2018年8月20日,全国唯一一个专门金融法院上海金融法院挂牌成立,标志着上海法院金融审判体制机制改革进入了新时代。

2018年,上海法院启动了内设机构改革,保留浦东、黄浦、静安、虹口四家基层法院金融审判庭。至此,上海法院形成了“基层法院金融审判庭(专项审判团队)+上海金融法院+市高院金融庭”的金融审判基本格局。

多年来,上海法院金融审判专业化机制建设从无到有,始终走在全国法院前列,是全国率先在三级法院都设立金融审判专项组织的省级区域。

勇开先例

多个全国首例判决引领规则

上海是中央确定的国际金融中心,地处金融业对外开放前沿,金融机构林立,金融交易总量巨大。而在沪金融机构数量的不断增多与金融交易总量的提升,也带动了金融纠纷案件数量的增加。

记者了解到,2009年至2018年,上海法院共审理一审金融商事案件73.6万件,年度结案率均保持在99%以上,案件标的总金额达5131.23亿元。

今年截至10月,上海法院已受理一审金融商事案件18万件,案件标的额突破1900亿元。

十年来,领风气之先的上海法院成功审理了一大批新型、疑难、复杂的金融案件,其中不乏在全国乃至国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案件,充分展示了专业水准和司法形象,其裁判结论对金融市场交易规则确立的导向作用明显。

例如,2015年判决的光大证券“乌龙指”系列案,是全国首例跨市场金融衍生品内幕交易纠纷案件,由此确立了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的侵权损害赔偿规则;上海一中院判决的伊世顿公司操纵期货市场案,系全球首例“高频交易”案,对维护期货市场交易规则和秩序意义深远;上海高院在一起涉及金融机构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义务案件中,确立了投资者对选择超过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理财产品存过错的,应自担部分损失的裁判规则……

此外,上海法院多年来重视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金融审判实践中的运用,率先研发金融审判管理系统、金融审判大数据系统,并探索人工智能在金融司法领域中的运用。

服务大局

司法守护金融安全

从防范金融风险,到服务保障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再到多元化解纠纷,十年来,上海法院始终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及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上海金融市场是我国金融体系的关键一域,有效防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安全至关重要。2018年,上海高院出台了《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落实金融风险防范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8个方面共计17项具体措施。

全市法院按照要求,开展金融风险防范前瞻性调研,排查风险隐患,抓好金融风险防范重点领域案件的审判工作,消除风险隐患。

同时,为了从源头上化解金融矛盾纠纷,近年来上海法院还不断推进与“一行两会”等金融监管部门、行业协会、专业调解组织、仲裁机构的合作机制建设,目前,一个能够发挥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调解、仲裁裁决和司法救济等各方优势,基本覆盖金融全行业的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已初步形成。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海法院提前谋划,切实回应司法需求,上海高院制定《关于服务保障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服务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上海金融法院发布《关于服务保障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的实施细则》,提出了23条具体工作措施。

经最高法院同意,上海金融法院试点集中管辖涉科创板企业的五类证券案件,为资本市场改革创新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此外,上海法院还积极发挥审判延伸职能,向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提出防治对策以及规范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相关建议,这一做法至今已坚持10年。

对标国际

开启金融司法新时代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经进入冲刺阶段,于上海金融审判而言,现代化的审判思维、国际化的司法视野和专业化的知识能力必不可少。

今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在上海高院设立“中国法院金融审判国际交流(上海)基地”。

上海金融法院成立以来,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各国司法机关代表先后前往访问交流,考察金融司法的“中国经验”,树立了我国金融司法的良好形象。

同时,上海法院不断加强金融审判队伍建设,通过与高等院校、金融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实施专项培训,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行业组织的联系与合作等方式,以期培养打造一支素质过硬、既懂金融、又懂法律,具有国际化审判视野的金融审判队伍。

放眼未来,上海法院将对标国际金融司法最高标准,健全完善金融审判体制机制,提升金融商事审判的专业化能力与水平,更好地服务保障国家金融战略顺利实施,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营造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综合;声音 A03 十年磨砺 打造金融司法“上海品牌” 2019-12-06 2 2019年12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