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徐荔
11月27日下午,上海市监狱管理局第九届“祖国在我心中”服刑人员文艺汇演在提篮桥监狱新岸礼堂举行,来自11个监狱的服刑人员代表参加汇演。一个个或改编自真实服刑生活事例,或表达对未来新生活向往的精彩节目获得了观众们的掌声。
服刑人员文艺汇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十多年前。1985年,上海监狱举办了首届服刑人员文艺汇演。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每三年分别举办一届文艺汇演、运动会和习美展,形成了上海监狱系统服刑人员文化改造的三大品牌。
通过丰富的文化艺术实践,服刑人员陶冶情操,洗涤心灵,重塑人格,获得新生。而在每一台文艺汇演背后,都有许多个故事,这一次也不例外。
从服刑者到美好的创造者
当身着荷花般娇丽衣裙的女子伴着带有江南丝竹韵味的音乐款款走到台前,她们温婉娴静的模样立刻吸引了观众的目光。接着,她们用一支灵动秀美的舞蹈向大家“展示”了一幅江南美景图……这是上海市女子监狱的服刑人员在本次文艺汇演中获得一等奖的节目——《梦江南》。
对女子监狱新玉兰艺术团的服刑人员来说,在监狱民警的指导下排练节目、练习基本功是一件平常的事,但是要参加三年一届的服刑人员文艺汇演则是光荣且有压力的事。
王某是艺术团的新成员,今年20岁出头的她一点艺术、舞蹈的基础都没有。民警之所以挑选她成为艺术团成员,是希望年纪轻轻刑期却很长的她可以“学点东西、有点事做、对自己有点信心”。
女子监狱新玉兰艺术团的指导民警介绍,王某刚加入艺术团时对每天的拉筋、练功生活并不适应,觉得“太苦了太疼了”。可是一天天的坚持是有收获的,王某渐渐能跟得上大家的节奏,第一次演出结束听到台下服刑人员的掌声时,她觉得感动,“原来我可以做到的”,她激动地对民警说。王某的改变让她自己看到了更多可能性,原先对漫长改造生活的茫然无措逐渐被明确目标替代。于此同时,得知女儿因艺术而改变的王某父母也感到安心与欣慰。
这次要参加监狱局文艺汇演,作为新人的王某一度很紧张。民警与曾参加过多次汇演的其他艺术团成员成了她的“镇定剂”,鼓励她放轻松,相信自己,帮助她顺利完成演出。“老成员”黄某就给王某打了个样。
今年是黄某最后一次参加文艺汇演了,还有3年不到就能回归社会的她曾经和王某一样对改造生活绝望不知道该怎么办。艺术改变了黄某,在女子监狱悉心营造的文化改造氛围中,黄某一点点找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通过法律知识的学习对自己的犯罪做出深刻反省,用实际行动积极改造,获得多次减刑奖励。
当然,在这些年,黄某也出现过思想上的反复,尤其当排练不顺利的时候,她也有过自暴自弃的念头。
“排演节目和我们的生活一样,不会一直顺利,总会遇到麻烦,难道就要放弃吗?我们不妨把这看成是对意志力的考验,那么难的事情都能坚持,以后还有什么困难能打倒你?”民警一直不断地鼓励与情绪疏导让黄某一次次重新鼓起勇气面对,也逐渐学会自我情绪调节。
此次演出的舞蹈《梦江南》和新玉兰艺术团的其他节目一样,都是从珍惜生活之美的角度出发,由女子监狱民警为服刑人员编排,他们希望参演节目和观看节目的服刑人员都能够重新感知生活的美好,积极向善,成为这份美好的拥有者和创造者。
真实故事改编的《春风化雨》
同样在本次服刑人员文艺汇演中获得一等奖的还有南汇监狱服刑人员带来的情景剧《春风化雨》。根据介绍,这则作品改编自近年发生在南汇监狱的一个真实故事。
服刑人员李某患有红斑狼疮,她的情况符合保外就医的规定。但是当监狱民警与李某的父母联系时,他们却拒绝接李某回家。这对李某打击非常大,服刑表现一向稳定的她情绪出现起伏,身体也受到影响。
难道李某的父母那么恨她?竟连女儿“不想死在外乡”的心愿都不肯满足?经过多次沟通,监狱民警了解了他们的担心——家里经济条件太差,怕李某回家后得不到好的治疗,耽误病情。
李某出生在一个偏远山区,家里非常穷,甚至都没有能力供李某念书。李某从很小就觉得没钱是件很可怕的事,后来,对金钱的渴望与贪婪的欲念也成了她犯罪的原因之一。
父母毕竟放心不下女儿,几乎没有走出过家乡的他们好不容易凑出一笔钱,坐了很久的火车来到上海,想去监狱看李某。民警指导这个消息后,担心李某父母人生地不熟,特意问清火车到达时间,去火车站接他们。
尽管已经知道李某家境不好,但当民警看到李某父母的衣着打扮、沧桑模样,还是觉得有些意外,也充分理解为何他们不愿接李某回家。
带李某的父母去监狱会见李某时,民警能感受到父母其实也很想接女儿回家,只是苦于经济原因。李某保外就医的事还是有希望的。
在会见中,李某父母又悲又喜。他们欣喜曾经大字不识几个的女儿经过监狱“扫盲班”的学习,已经能写出文章。不但好几篇稿件被大墙内的刊物刊用、获奖,还拿到了不少学习、技能方面的证书。悲哀的是,已经幡然悔悟、有所改变的女儿因为疾病可能时日无多,而他们连带她回家治病都无能为力……
会见结束,安抚李某与她父母的情绪后,民警送李某父母去火车站。临别时,民警拿出身上所有的现金给李某父母,希望能对他们的生活有所帮助。尽管只有几百元钱,但承载了民警对李某一家的关心。
此后,监狱没有放弃对李某保外就医事宜的沟通。监狱多次开会研究李某的情况,一边及时带李某就诊,与她的父母保持联系,另一边也多番与李某家当地相关部门商议。
最终,就像《春风化雨》情景剧中演绎的那样,李某带着对生的渴望、对监狱的感激,回到父母身边,继续治疗。
李某的事例改变了一些服刑人员对监狱的刻板印象,也从中看到了改变自我的可能性。今年准备文艺汇演节目时,在监狱民警的指导下,服刑人员就根据这个真实的故事编排了这则情景剧,重现事例的同时,也寄托了他们对重塑新生的向往。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