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王川
作为连任四届的上海市人大代表,许丽萍已经成长为颇具社会影响力的“民心代表”,她敢于为民讲话,敢讲真话的性格赢得了众多市民的好口碑。同时,作为一名上海女性,她扎根自己所擅长的地质勘探专业,不负使命抒写出了无数巾帼故事,并于2016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也因此成为上海女性心目中的学习榜样。
日前,记者来到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见到了这位巾帼不让须眉的总工程师。初次见面,穿着典雅大方的许丽萍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很难看出这是一位土质工程领域的理工科专家。但交谈过后就会发现,她东方女性温柔的外表下,藏着一颗热情、坚毅的心。或许正是由于整天与“石头”打交道,又连任多年市人大代表,才造就了许丽萍“外柔内刚”的性格。
扎根“岩土”,致力于守护城市安全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同时还要做好这一行。”这是许丽萍的人生信条。37年来,许丽萍扎根岩土工程第一线,成天与泥水、石头打交道,在以男性为主导的行业中默默耕耘着。有付出就会有回报,正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刻苦钻研,让她成长为国家勘察设计大师中罕有的女性大师、行业知名的岩土工程专家和民营企业中的核心技术骨干,也成为当代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的缩影。
据了解,自从1982年,许丽萍从中国地质大学毕业以来,她就一直致力于岩土工程事业,聚焦岩土工程勘察与咨询领域。但她思维活络,特别乐于学习新知识,并且学以致用,将“创新”应用在这个传统的行业领域。就这样,近10年来,许丽萍聚焦先进测试技术、环境岩土等多学科交叉领域,主持完成了国家和上海重大工程300余项,其中包括国内外著名的超高层建筑上海中心大厦、上海光源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上海世博园区、上海虹桥交通枢纽、上海多条轨道交通工程等,其中获国家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4项、部市级优秀工程奖20余项。
最近几年,许丽萍又领衔完成了10余项重大课题,依靠科技创新,领衔团队不断破解技术难题,为保障城市安全、保护生态环境、推动行业技术进步贡献突出。而现在,许丽萍又将眼光放到了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大数据上,并且已经与相关高校的科研机构合作研发,用新兴的科学技术助推传统行业的转型发展。
“宽频”代表,从不愿讲话到精准发言
在上海市民的印象中,许丽萍一直是一名敢讲话、爱讲话的市人大代表,而且她提的议案涉及领域非常广泛,除了本专业的地质领域,还涉及城市运行安全、食品安全、道路交通、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等多个方面。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许丽萍其实经历了一次“从不愿讲话到爱讲话”、“从窄频到宽频”的大转变。
“我刚做人大代表时还有些懵懂,不知道要讲些什么,所以更多的是学习和倾听。”徐丽萍说,但很快她就感觉到了人大代表身上沉甸甸的“压力”,“当代表绝不能代而不言,言而不代”,必须要对得起人大代表的身份和职责。因此,许丽萍先尝试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出发,提出一些建议。没想到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后来她又将自己关注的领域不断拓展延伸,只要是老百姓关心的事情,她都关心。渐渐地,“为老百姓代言”的许丽萍在上海市民眼中成为了“民心代表”。
“说实话,当初刚开始关注食品安全领域时,压力很大,毕竟跨着专业。有人还称我是‘从关注石头到关注馒头的转变’。”许丽萍告诉记者,但是有压力就有动力,为了快速掌握未知的知识,许丽萍锻炼出了快速阅读和总结归纳的能力。任何陌生的问题,到了许丽萍的手中,都能在短时间内形成一个清晰的脉络,这也为许丽萍履职发言提供了帮助。但有基础认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大量实地走访。
作为一名有着众多社会身份的人大代表,许丽萍确实很忙,她也有足够的理由不参加代表活动。但是许多代表却发现,几乎每次她都会出现在现场,去实地走访、调研。“去年我参加了60次市人大组织的执法检查和调研活动,而今年我已经参加了80次。”许丽萍认为,高频率的履职对代表了解问题本源有着重要作用,所以许丽萍“能去就绝不推脱”。
据统计,近年来,许丽萍先后提交了加快《地下空间立法》、加快《住宅物业管理规定》修订、制定《绿色建筑条例》、开展城市公共安全专项监督等议案,提出《新一轮地下空间开发中应建立有效风险防范机制》和《政府应高度重视污染土、地下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30余份书面意见,许多建言被采纳,进入实质推进阶段。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