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据教育部昨天消息,近日,教育部、中央组织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意见》要求各地细化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对高校教师性骚扰学生、学术不端以及中小学教师违规有偿补课、收受学生和家长礼品礼金等开展集中治理,建立并共享有关违法信息库,健全教师入职查询制度和有关违法犯罪人员从教限制制度。经过5年左右努力,基本建立起完备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和有效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在把好教师队伍入口关方面,《意见》明确应严格招聘引进。规范教师资格申请认定,严格思想政治和师德考察。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结合实际探索开展拟聘人员心理健康测评,作为聘用的重要参考。将思想政治和师德要求纳入教师聘用合同,加强试用期考察,全面评价聘用人员的思想政治和师德表现,对不合格人员取消聘用,及时解除聘用合同。
对于考核评价,应落实师德第一标准。师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应评定为不合格,并取消在教师职称评聘、推优评先、表彰奖励、科研和人才项目申请等方面的资格。
《意见》还提出,将师德师风教育贯穿师范生培养及教师生涯全过程,师范生必须修学师德教育课程,在职教师培训中要确保每学年有师德师风专题教育。制订教师法治教育大纲,将法治教育纳入各级各类教师培训体系。
针对师德突出问题,《意见》明确要推动地方和高校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文件规范,制定具体细化的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把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突出问题作为重点从严查处,针对高校教师性骚扰学生、学术不端以及中小学教师违规有偿补课、收受学生和家长礼品礼金等开展集中治理。
一经查实,要依规依纪给予组织处理或处分,严重的依法撤销教师资格、清除出教师队伍。建立师德失范曝光平台,健全师德违规通报制度,起到警示震慑作用。同时建立并共享有关违法信息库,健全教师入职查询制度和有关违法犯罪人员从教限制制度。
与此同时,《意见》也就教师权利保护做了细化,提出应维护教师依法执教的职业权利,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教师教育管理学生的合法职权,研究出台教师惩戒权办法。学校和相关部门依法保障教师履行教育职责,对无过错但客观上发生学生意外伤害的,教师依法不承担责任。教师尊严不可侵害,对发生学生、家长及其亲属等因为教师履职行为而对教师进行侮辱、谩骂、肢体侵害,或者通过网络对教师进行诽谤、恶意炒作等行为,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从严处理,构成违法犯罪的,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