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维权周刊

展览会上买到“水货”主办方难逃赔偿责任

本文字数:2090

(长按二维码可进入微信“法律服务”专属频道)

  投诉人:王女士

投诉时间:2019年7月

2019年7月19日,王女士与同事朱女士一起在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加盟展W 5馆的美妆国际内购买了3600元左右的产品,包括雅诗兰黛眼霜、面霜、香奈儿洗面奶、纪梵希的散粉以及JM的面膜等化妆品。由于王女士经常使用这些品牌的化妆品,回家一拆包就发现这些化妆品包装做工粗糙,感觉很不好。于是,王女士微信联系了卖家沟通,对方负责人矢口否认产品问题且把她拉黑,而销售人员则称不知情“得去问问公司”,此后再无音讯。无奈,王女士找到主办方负责人王先生,他表示要了解情况,让其等候回复。

王女士表示,她在购买化妆品时销售人员还称产品上有防伪标识,查询下来还是真的,价格也很便宜,因此她就直接微信转账支付买了,也没有索要购物凭证,结果回家拆包发现和正品有很大区别。王女士表示,只知道该商家叫美妆国际,也不记得展位号。无奈之下,只能向浦东新区消保委投诉,寻求帮助。

◆记者连线

浦东新区消保委工作人员接到投诉后,迅速联系了展览主办方负责人王先生,王先生称,这次所谓的“加盟展”是针对教育培训机构并非购物展,由于消费者提供不了具体商户名称和展位号,他无法查清消费者所述是否属实,很难处理。

针对上述情况,浦东消保委工作人员认为,虽然在教育培训加盟展会上买到疑似假化妆品听起来很荒谬,但是主办方也不能完全自证清白,确保没有一些不法商户“混入”。消保委工作人员表示,主办方可以调取会展现场的监控视频来确认消费者所述是否属实,确保消费者的利益和主办方的信誉。经消保委的劝说调解,主办方表示愿意补偿王女士2000元,同时销售化妆品的业务员微信退还了她1600元,王女士也不愿再通过其他方式维权,只要止损就行,因此投诉也算圆满解决。

从浦东新区消保委接到的投诉来看,如今各种“展会”类投诉日益增多。由于这些“展会”门槛低,各类商户鱼龙混杂,主办单位管理不严,造成目前各类展会上充斥着售假逃逸、随便混入的情况,甚至有消费者投诉说有些不法商户在撤柜展位上售假。这些不法商家标上低价,用“甩卖价”“跳楼价”“疯抢价”吸引顾客,顾客看似占了便宜,实则上当受骗。而且这些商家事后逃逸,留下假联系方式也给消费者维权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针对这种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消费者在展销会、租赁柜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展销会结束或者柜台租赁期满后,也可以向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要求赔偿。”第五十五条也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追偿。”因此,消费者在展会购买商品后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即使展会结束、难以联系商家,消费者也可以向展销会的举办者要求维权,索求赔偿。

消保委在此提醒一些展会主办方,切实加强监督管理落实到每个参展商,真出了问题作为主办方是逃不了责任的。另外也希望行政监管部门能对展会上销售的产品进行开展前检验检查,严格把关不让假货流入市场。

◆律师说法

上海翰鸿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金玮律师分析认为,若商户在展会柜台上售假的,则消费者有权向所涉商户索赔;如展销会结束,消费者无法找到商户的,则可以向展销会的举办者索赔。

“就王女士的遭遇而言,其在遭遇商户售假之后向展销会的主办方索赔于法有据。”金玮律师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消费者在展销会、租赁柜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展销会结束或者柜台租赁期满后,也可以向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要求赔偿。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追偿。

“市场的经营管理者与柜台、场地的出租者负有核验场内经营者、承租者经营资质的法定义务,并将商户的名称、经营项目等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有关的事项予以公示,及应时向消费者提供场内经营者、承租者的真实信息,否则将受到行政处罚。”金玮律师指出,根据《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商品交易市场的经营管理者和柜台、场地的出租者,应当核验场内经营者、承租者的营业执照、许可证件等资料,保存复印件,并向查询场内经营者、承租者情况的消费者提供上述真实信息;商品交易市场的经营管理者和柜台、场地的出租者,应当在交易场所的显著位置设立公示牌,公示场内经营者、承租者的名称(姓名)、经营(租赁)期限、经营项目等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有关的事项。第六十六条规定,商品交易市场的经营管理者和柜台、场地的出租者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无法计算的,处以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此外,金玮律师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在展销会等场所购物时,请务必保留好付款凭证与发票等,以便在如有纠纷发生的情形下有效维权与索赔。  记者  金勇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维权周刊 B01 展览会上买到“水货”主办方难逃赔偿责任 2019-12-31 2 2019年12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