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颖婷 王川
本报讯 去年,上海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数量出现“拐点”,立案数同比下降近三成。昨天,市公安局副局长陈臻在市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专题审议时,就“完善城市公共安全体系,提高上海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专题做汇报时透露,2019年,全市“两抢”、扒窃拎包、盗“三车”案件降幅均超过50%。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2019年上海民生问题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市民群众对“公共安全”总体评价在“十大民生领域”中排名第一。
据介绍,2019年,全市社会治安再创佳绩,报警类110、违法犯罪案件接报数、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分别下降15.9%、13.4%和35.7%,破案数同比增加16.4%。公安机关在全市公共区域布设安防“神经元”,即时感知推送各类风险隐患,把街面“电子警察”升级为“平安卫士”,既管交通违法,也管社会治安。全市“两抢”、扒窃拎包、盗“三车”案件降幅均超过50%。已建成的智能安防小区不仅入室盗窃基本绝迹,而且独居老人看护、停车阻塞通道、高空抛物伤人等社会治理“老大难”问题也得到了有效破解。
同时,本市持续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命案、抢案继续全破,成功侦破历年命案积案16起。入室、入民宅盗窃案件同比大幅下降57.1%、56.3%,破案率达到66.4%、66.8%。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数量出现“拐点”,立案数同比下降28.9%,既遂数、案损数同比下降6.9%、1.7%,破案数、抓获数同比上升21.5%、39.3%。记者了解到,通过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本市已摧毁涉黑犯罪团伙1个、涉恶犯罪集团及团伙442个,摧毁“套路贷”团伙534个,没有新发“套路贷”案件,得到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高度评价。本市还严打经济金融领域新型犯罪,案件侦破数、犯罪嫌疑人起诉数同比上升28.8%、31.6%,追赃挽损174.6亿元。
除此之外,上海道路交通安全系数和通行效率明显提升,全市道路交通事故数、亡人数、伤人数同比下降10.5%、14.5%、11.5%,城区道路常态“泛绿”,G40沪陕高速崇启通道等区域逢节必堵状况基本消除。本市持续深入推进交通大整治。坚持严格执法,每周常态化开展全市集中整治,试点运用智能芯片、复合型“电子警察”,提升对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效能,“警不在法仍在”的现象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本市还精细化推进道路交通组织。上海已布设智能信号灯系统、行人过街提示系统,实时感知路况,动态分配路权,智能诱导交通,提升道路通行能力。上海公安机关主动回应关切,挖掘道路资源,合理设置夜间道路停车场和出租车临时上下客点,优化调整大型商场周边停车标线,缓解中心城区“停车难”、商业区域货物“装卸难”等问题。从严查处安全责任不落实、超载超限等交通违法和事故多发的问题运输企业,挂牌整治事故多发道路,从源头上降低了事故风险。
作为轨道交通最发达的城市,上海还注重轨道交通安全管理。本市健全轨交车站分类管理机制,完善警企联巡、携犬巡逻、飞行临检、视频巡查等叠加巡防机制,做到轨交车站“四长联动”机制全覆盖,轨道交通区域报警类110同比下降25.7%,扒窃案件同比下降近70%。同时,研发应用大客流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提示,会同运营企业落实针对性措施,严防发生治安灾害事故。坚持隐患查改常态化、应急演练制度化、处突流程精准化,及时整改风险隐患,妥善处理乘客滞留事件。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