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2020年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代表热议垃圾分类每次讨论都是进步

本文字数:386

  □记者  王川  陈颖婷

犹记以往的“两会”,那时各工作间内都会有个小垃圾桶。记者们会将吃剩的食物、纸质文件等一股脑丢在垃圾桶内,等桶满了,再去倒掉。虽然这样看上去很“省事”,但却造成了后端环节越来越难以处置的“大麻烦”。

提到“麻烦”,最头疼的还是体量巨大的湿垃圾。不少人大代表将目光聚焦到了“湿垃圾破袋”上。记者至少在三个会场中,听到了不同代表关于湿垃圾破袋的发言。

有代表认为湿垃圾必须破袋,否则就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垃圾分类。

也有代表认为没有必要破袋,建议政府加大对可降解垃圾袋的研发力度,降低此类垃圾袋的价格,并进行推广。

还有代表建议,湿垃圾尽量粉碎后走污水排放管道,这样就减少了垃圾袋的使用……

其实不管是否要“湿垃圾破袋”,仅仅是思考和辩论本身就已经是一个进步,垃圾分类的观念与实践必将随着一次次探讨而向前迈进。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2020年上海两会特别报道 A04 代表热议垃圾分类每次讨论都是进步 2020-01-20 2 2020年01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