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王川
在昨天下午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据市卫健委通报,昨天截至中午12点,上海又新增1例确诊病例。该病例2月9日返沪,2月22日出现发热等症状,2月23日至医疗机构就诊,昨天被确诊。可以看出,该病例从返沪到被确诊正好16天。
1病例返沪16天后被确诊
据市卫健委通报,截至2月25日12时,上海市累计发现确诊病例336例。2020年2月25日0—12时,新增确诊病例1例,该确诊病例常住本市青浦区,1月20日与家人前往河南探亲,2月9日返沪,2月22日出现发热等症状,2月23日至医疗机构就诊,昨被确诊。
目前,确诊病例中53例病情平稳,9例病情危重,3例重症,268例治愈出院,3例死亡。尚有60例疑似病例正在排查中。
据介绍,在昨天的出院患者中,有一位68岁的患者曾经是危重症,1月下旬收治当天就出现呼吸衰竭伴脓毒症休克,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转入市公卫中心负压病房后,本市集中最优质的医疗资源,全力抢救,经过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这位患者2月8日转为普通症。经过专家组的评估,他已符合出院标准。
市卫健委新闻发言人郑锦强调,要继续冷静清醒、科学理性、毫不松懈地把疫情防控抓紧、抓实、抓细,克服厌战情绪,严防疫情反弹和蔓延,持续阻断输入性风险,控制流动性风险,严防聚集性风险。要继续戴口罩、不聚餐、不扎堆。
本市日常医疗业务逐渐恢复
郑锦表示,目前,本市卫生管理部门要求各级医疗机构结合疫情防控实际情况,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采取分类施治、分步推进的方法,逐步恢复日常医疗业务工作。要继续加强管理,完善医疗机构急诊救治工作;门诊实行“全预约及实名制就诊”,公示各科室开放时间,开展分时段预约,错峰就诊,减少人群聚集和交叉感染。
同时,严格医院出入口管理,对所有入院人员进行体温检测,详细询问相关流行病学史,重点地区来沪人员应当完成相应隔离健康观察后就诊。
此外,还要进一步强化中西医联动,提高中西医结合救治疗效。
粮油储备充足
市粮食物资储备局局长殷欧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上海粮油市场供应总体平稳,货源充足、价格稳定。本市储备的原粮还可供应全市近6个月,储备油可供应全市3个月以上。
从零售价格来看,上海市场消费主流的大米、面粉、油脂商品的零售价格比较稳定。根据近期的监控,大米和面粉零售价都比上一周有所下降,油价比上周略涨一些,涨跌幅不大。
从成品粮油销售量看,根据对上海重点监测的5个大型粮油批发市场和11家商超的监测情况,受企业复工、学校开学偏晚,流动人口返沪数量减少,餐饮行业需求大幅下降等因素影响,今年春节以来本市成品粮油销量较去年同期减少3成左右。
据介绍,目前上海地方粮油储备库存居历史高位,原粮储备非常充裕,并有一定量的成品粮油储备。本市储备的原粮还可供应全市近6个月,储备油可供应全市3个月以上。
为更好地满足粮油市场供应需求,本市正抓紧组织各粮油加工、仓储和物流配送等企业复工,目前全市加工能力和供应量较大的17家骨干粮油加工企业已有16家复工,复工率近95%。对粮油加工企业反映的一些问题,如劳动力不足、包装材料不足、交通运输不畅和副产品出路困难等问题,通过多方努力得到缓解。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