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短评

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习惯

本文字数:610

  疫情引发的反思是多元化的,提升国民的公共卫生意识即是其一。

日前,上海市文明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议书”,本市绿波廊酒楼等100家“文明餐厅”承诺:做到根据用餐人数、菜品数量配备相应的公筷公勺,全面提供一菜一公筷或公勺,在有条件的餐厅为顾客提供分餐分食制。据《新民晚报》微信调查,92%网友赞成公筷制,并有网友建议尽快制定餐饮业使用公筷的法律法规。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习惯便是旨在提升国民的公共卫生意识。

聚餐是中国人常有的生活内容。其源有二:一是重视家庭家族,除了平时一家几口围桌和食,“逢喜,共食之;遭丧,举餐之”,还要摆点场面;二是好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设宴请客是免不了的。聚餐时,各人的筷子都往菜肴里择食,更有甚者,相互夹菜也成为了中国人的饮食惯例,它似乎显出家长或主人的热情、诚意,也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一盆菜无数双筷子夹来夹去,在推杯换盏间也给了各种细菌、病毒大肆传播的机会。

使用公筷公勺,有些人认为是多此一举,可能一时不习惯,有一个适应过程。而要改变一种岁月沉淀的陋习,得有理性认知作为逻辑支点,那就是倡导公共卫生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仅关乎自己,也关乎他人,关乎社会,改变一种不良习惯就能减少一个疾病的传播源。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无疑是疫情防范链上的主动参与者、积极行动者。使用公筷公勺,从我做起!  (沈栖)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头版 A01 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习惯 2020-02-28 2 2020年02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