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川 通讯员 翟珺
本报讯 一方远在日本,一方身处上海,相隔千里也能“握手”言和。近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运用在线庭审系统成功促成一起涉外商事纠纷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
这是一起国际货运代理合同纠纷上诉案,原定于春节后开庭审理,出于防疫需要以及当事人的申请,上海二中院决定延期审理此案。
虽然开庭时间延后了,但法官的工作并没有暂停。由于本案纠纷时间跨度大,且系争款项涉及美元、欧元等多种货币,案情较为复杂。承办法官邵法官查阅卷宗,并反复与各方进行沟通交流,使双方对系争款项的本金金额基本达成共识。为妥善解决纠纷,邵法官及时向中国人民银行及中国银行等相关部门了解外汇存款利率的政策及文件规定,并依此引导双方缩小认识差距。
此时,当事人也表达了迫切希望进行庭审解决纠纷的愿望,但又苦于受疫情影响短期难以回沪。邵法官随即向当事人介绍了在线庭审这一方式。
“网上开庭?我可能不太会操作。”当事人有些担心。为此,邵法官不仅通过电话向双方详细说明在线庭审软件的使用方式,还从线上提供了实用操作指南给当事人,彻底消除了双方的为难情绪。
上海二中院也立即开始组织设备调试和线路测试,以确保跨国在线庭审能顺畅进行。庭审当天,1个多小时“线上”审理顺利进行,最终双方当事人在法庭的主持下成功达成调解合意。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