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法治重点

在沪外企:“绝不因疫情裁员!”

政府面对面“问需”企业,外资总部企业对上海信心不减

本文字数:3136

静安区的“一把手”们与欧莱雅、飞利浦、思爱普、科勒等10余家辖区外资总部企业高层畅谈

静安辖区内的一家法国企业——上海奥德旺企业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向曹家渡街道捐赠2000个医用口罩和100瓶免洗消毒液,帮助社区各方共克时艰,战胜疫情

  □法治报记者  胡蝶飞

“特殊时期能开这样的会,属于‘真爱’,我们是‘患难之情’。”

近日,在上海总商会旧址二楼的会议室里,召开了一场特别的座谈会。一位外企高管“接地气”的开场白,引来了口罩下的阵阵笑声。

疫情发生后,在华的外资企业还面临哪些现实困难?是否仍然对中国市场有信心?座谈会上,静安区的“一把手”们,与欧莱雅、飞利浦、思爱普、科勒等10余家辖区外资总部企业高层畅谈,面对面“问需”企业当前困难与诉求,帮助企业尽快恢复生产经营,共渡难关。

“我们冻结了全球六个月内的所有招聘计划,将确保在中国绝不裁员。”包括欧莱雅、科勒在内的多家企业在会上表示,将不会因疫情在中国裁员,原有投资计划也不会受疫情影响。

“共克时艰,充满信心”,成为座谈会的高频词。“疫情的影响是暂时的,我们对上海,对中国依然充满信心。”

出差来回隔离28天,外企高管呼吁“健康码互认通用”

“目前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员工无法出差。按防疫规定,出差一来一回就要隔离28天。”思爱普(中国)有限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李强呼吁,“健康码能否实现异地互认通用?”

作为一家从事软件研发和服务的外资企业,在中国共有6000余名员工,其中4000余人在上海。企业积极响应防疫要求,不仅开发了专门的小程序,实时了解员工健康状况,还准备了完备的远程办公工具,鼓励员工居家办公。

“我们2月17日已经正式复工,但现场办公人数仅有100余人,约3%。”李强坦言,公司90%以上业务在上海以外地区。日常工作在线进行没有问题,但一部分业务服务需要销售人员流动、差旅。

“现在差旅很成问题,人员流动基本停滞。比如到常熟出差,到当地后需要隔离14天,回来后再隔离14天,一个员工出一次差就得隔离28天,成本太高了。”

李强建议,是否能够让“健康码”这个能够真实反映个人健康信息的电子凭证在全国各省市之间联动相互认证。“据我所知,现在浙江等地已经部分实现健康码互认,希望上海和其他地方也能尽快建立互认机制,至少先在长三角实现互认通用。”

此外,李强透露:“我们企业有大量的现金支出,今年1-2月就已经支出15亿元现金,但几乎没有现金收入。”

他认为,像思爱普这样的全球500强企业都在面临着现金流的压力,中小企业的压力可想而知。“政府若能够在财政方面、社保缴付方面有一些优惠措施,确实是实实在在的帮助。”

“我们的企业经历过SARS,感受过SARS时期的经济困难,也见证过之后经济的高速发展,所以对于未来,我们有信心。”李强说。

运货卡车“卡”在高速  1小时申请省际临时通行证

“今天我必须要在现场大声表扬一下。”恒天然商贸(上海)有限公司中国区副总裁韩励发言伊始,就表达了自己的感谢。

原来,2月6日,公司运送乳制品货物的卡车卡在了浙江,“当时部分省际间高速中断。”无奈之下,韩励只能向“娘家”求助。“我11时26分向静安区商委的领导发了求助消息,他马上就来电关心。”韩励回忆,短短十分钟,她就接到市商务委帮忙协调联系的工作人员电话。不到一小时的时间,恒天然就申请到一张上海市民生保障企业的临时通行证,解决了疫情期间长三角区域的物流问题。

“非常感谢上海市、静安区关键时刻对我们企业的帮助。”韩励同时也坦言了企业面临的困难:一是公司2月份业务同比下降50%,其中餐饮业务量预计下降70-80%,损失约1100万元。其次,目前企业仍有大量进口货物滞留在上海港、洋山港等港口,目前港口每天约放行10个集装箱。“单单滞港费我们就已经损失3800余万元。”韩励建议,“政府是不是能够考虑适当减免一季度的滞港费及税收费用等,帮助企业减少损失。”

此外,韩励提出,餐饮服务业受“创”较大,且仍存在口罩等防护物资缺口,“希望能尽量帮助解决这些下游餐饮企业的口罩供给。”

恒天然并不是唯一得到静安区“帮助”的企业。爱思特亚太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思伊文同样表达了感谢:“非常感谢静安区帮助协调联系优惠利率贷款,这对我们企业的现金流有很大帮助。”

思伊文表示,爱思特不会因为疫情撤出在中国的任何一家工厂。“我们在这次疫情中感受到了中国人的团结,疫情的影响是短期的,我们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对上海、对中国充满信心!”

“我们冻结了全球六个月内的所有招聘计划,将确保在中国绝不裁员。”座谈会上,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兰珍珍表示。

“欧莱雅全国1.2万名员工无一感染。”兰珍珍说,在抗击疫情方面,欧莱雅调集了全球资源,也得到了静安区的大力支持。尽管线下生意受到一定影响,但欧莱雅集团今年2月在中国的线上销售相比去年同期实现增长。我们对经济恢复有信心,现在要做的就是共克时艰,一起坚持。”

“我们经历过SARS时期,理解并知道如何适应市场变化。”科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裁王振颜亦明确表态:“我们将继续加大中国市场投入,保证不因疫情裁员,甚至还会加薪,让员工感到安心。”在中国拥有10余家工厂和众多经销商的科勒表示,将帮助中小经销商共度难关。

莱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检验检测认证的跨国企业,刚刚成为上海市政府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莱茵将加大投入,在上海建立第三方全球首家智能无人值守实验室和VR虚拟现实的检测实验室。其中国区总经理Lutz Frankholz称,尽管今年第一季度已经成为该企业在中国过去35年经营历史中最困难的季度,但是企业对中国的市场仍然看好。“我们非常有信心,会进一步在中国在上海加大投资,不会因为疫情影响而放缓这一投资计划。”

“我们期待全面胜利、全面复工的到来。”多特瑞(上海)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裁Ow en M essick说。

共克时艰  外资企业共捐赠资金1.25亿元

据悉,截至目前,静安区汇集了80余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涉外经济对静安的贡献达到了54.4%。

在此次疫情中,许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外资企业都尽心竭力,在抓紧复工复产的同时,还主动通过国内外渠道加急采购各类防疫物资,或是积极捐款,或者捐赠民生类物资,用于紧急驰援湖北和上海本地。目前,静安区外资企业共捐赠资金1.25亿元,各类物资近6000万元。

在座谈会上,静安区委书记陆晓栋对企业家的发言做了回应。陆书记表示静安区委区政府将在党中央和上海市委市府的坚强领导下,与市级部门协作,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运营中遇到的困难,支持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共同推动静安区社会经济发展。

静安区委副书记、区长于勇通报了静安区疫情防控和当前经济发展情况。目前,静安全区194幢重点楼宇九成企业已经复工,园区企业复工率达到50%。

记者了解到,静安区积极落实上海市惠企“28条”政策,区相关职能部门正在加紧制定或落实各项政策的实施细则和工作举措。目前,区税务局等部门根据市级部门出台的细则,积极指导企业办理税款减免、递延缴纳、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行业企业2020年度发生的亏损延长其结转年限、捐款捐物的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全额扣除等措施。区财政局出台中小微企业减负政策,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政策性担保贷款的支持力度,减免中小微企业的部分房租,对符合各产业政策要求的中小微企业,在一季度内优先予以兑付,并进一步扩大政策受益面。区金融办、司法局、人社局、科委、国资委等部门正在拟定各项实施细则。

关于广大企业关注的房租减免,静安区不仅是国有企业、园区在积极行动,帮助租户共同克服困难,同时不少商场的业主也制定了各自的优惠扶持政策,如恒隆广场实施三星期租金减半,大宁国际广场暂免收租金、物业管理费及推广费用,1788广场对所有餐饮经营租户免除部分租金。

此外,静安各部门正在积极行动,尽力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各类困难,帮助企业尽快恢复正常运营。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重点 A02 在沪外企:“绝不因疫情裁员!” 2020-03-02 2 2020年03月0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