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法治中国

疫情之“危”凸显数字经济之“机”

本文字数:1031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也在显现。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并在此基础上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全球治理面临的新课题。中国基于5G技术和数字经济的抗疫实践,不仅为全球抗疫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也展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线上模式所蕴含的巨大潜力。

疫情中,中国在线流量激增,凸显近年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成就。在修建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时,上亿中国网民成为“云监工”,通过5G网络实时观看施工直播。在救治新冠肺炎危重患者过程中,各地专家通过5G技术和远程CT扫描等实现异地会诊,为抗击疫情提供助力。

在复工复产的过程中,通过5G网络和云视讯系统,青岛完成12个重点项目“网上签约”;通过“云招商”“云服务”,上海浦东新区已推动20多个重点项目加快落地。

最近一段时间,尽管某些国家极力阻挠,但西方多国先后宣布允许华为参与5G网络建设,他们看重的是中国5G技术的领先地位,不愿错失数字新基建的广阔前景。

疫情中,不少企业停工停产,但线上业务却迸发出活力。一家美妆品牌关闭武汉所有门店,发动员工在阿里巴巴旗下购物平台直播,销量却同比增长200%。暂时停业的传统餐饮企业与新零售门店“共享员工”,灵活用工体现了中国企业线下线上强大的整合能力和效率。

不仅电商在疫情期间充满活力,远程办公、视频会议、在线教育等“云办公”“云上课”模式更成为数字经济的新亮点。比如,办公软件“钉钉”疫情期间所支持的流量在峰值状态达到平时日常流量的近百倍。

疫情中,中国城市数字化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大数据赋能不断提升效率。为解决复工复产中的实际问题,中国地方政府和企业创造性地提出了“健康码”概念,把个人健康、出行情况和高风险地区信息结合起来,实现个体和城市的数据化,让疫情风险管控有“码”可依,并根据发展动态实时更新,不仅提高效率,更能实现“精准抗疫”。

“健康码”只是数字经济下城市智能化管理的一个缩影。此次疫情中,中国城市管理有了新突破,用“大数据+网格化”的方式强化细节防疫,让普通居民迅速了解疫情变化,更让社区数据能够迅速上报,最大限度解决智能城市中信息不对称的短板,提升对疫情精准判断和科学决策。

更重要的是,中国抗疫实践充分体现了政府与高科技企业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的融合合作。企业积累的用户数据、实践中的成熟方案成为城市管理的新模式。对此,其他国家一些专业人士和媒体表示,要学习中国的抗疫经验,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中国 A08 疫情之“危”凸显数字经济之“机” 2020-03-23 2 2020年03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