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颖婷 通讯员 陈卫锋
本报讯 为进一步营造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法治化营商环境,维护区域公平、透明、规范的市场竞争秩序,日前,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下称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与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签署合作协议,就信息共享、创新支持、监管协同和日常联络4个方面14项内容达成共识。活动上,浦东法院还发布了落实协议的10项举措。
本次协议签署和发布10项举措,是浦东法院结合自身工作特点有针对性推出司法服务保障举措,也是对最高人民法院和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相关意见的一次深入落实。
合作协议内容分为信息共享、创新支持、监管协同和日常联络四大方面。
在信息共享方面,双方将建立信息交换共享机制,建立临港新片区司法数据对接平台,并且丰富数据共享形式和方法。
在创新支持方面,双方将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联合开展制度创新前瞻研究。同时,浦东法院将以临港新片区审判站为依托,通过设置专业咨询窗口、现场办公、定期上门等形式为商事主体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努力满足企业纠纷解决需求。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则会将新的司法需求、市场发展动向、纠纷解决效果及时向浦东法院反馈并提出工作建议。
在监管协同方面,双方将建立纠纷协同化解机制、强化金融协同监管、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支持新片区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协同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推进重点领域司法数据评估。
在日常联络方面,通过确立日常工作对接部门、联络人,建立长效联络机制。此外,将进一步加强人才交流,加快研究成果落地转化,提升各自工作效果,营造和谐共进的良好氛围。
具体来看,10项举措包括深度开发应用自贸区司法大数据系统、进一步发挥“诉讼、调解、仲裁”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功能、研究制定自贸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指数、发布涉新片区金融审判白皮书、实施涉新片区非诉行政执行案件专项审判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