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夏天 通讯员 张敏
本报讯 外卖平台纷纷增添“食品安全责任险”,以便消费者在遇到食安问题时通过平台进行理赔,然而这却被一些不法分子钻了漏洞,通过虚假理赔从中获利。近日,杨浦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依法对高某提起公诉。
2019年8月6日,承保某外卖平台商家食安险的某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江先生到公安机关报案称:3月至5月间,有多个客户账号通过某平台订餐后,在规定时间内取消订单(并未取餐),仍向其公司申请食安险理赔,且均得到相应的赔付款。而通过后台系统查询发现,所有的赔付款最终都流向了一名高姓男子的支付宝账号。
警方随即立案并锁定高某账号。经查,三十出头的高某待业在家,终日混迹网吧,一日三餐都通过某平台外卖解决。经济拮据的高某成天想着薅平台的羊毛——吃“优惠餐”“免费餐”。三月初,在网上苦苦搜索优惠券、免费券的高某“觅”到了一个更诱人的“生财之道”。
高某首先通过一些中介平台在网上购买虚假信息后,注册支付宝账号绑定某平台,绑定成功后,便用该账号在平台下单订餐。下单不一会儿,高某便立即取消订单。取消后,再进入平台的理赔页面,上传一些事先在网络上随意下载而来的“掺有杂物”的食品图片,这样便完成了理赔程序。不久,该账号便会收到理赔款。高某把理赔款转至其实名支付宝账号后,便注销虚拟账号。
即使高某上传的图片重复率很高,或者明显与商家出售的食物不符,但高某的这一招数却屡试不爽,尝到“甜头”后,便一发不可收拾,短短两个月内高某申请虚假理赔230余次,涉案金额达2万余元。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