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法治社会

市检三分院发布2019年度打击走私犯罪白皮书

去年首次出现走私冷冻肉制品案件

本文字数:1216

  □见习记者  张叶荷

昨日,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对外正式发布《打击走私犯罪检察工作报告(2019)》。记者从发布会获悉,2019年,市检三分院受理走私犯罪审查批准逮捕案件137件351人,审查起诉案件205件552人。2019年首次出现走私冷冻肉制品案件,共计10件39人,主要原因是牛排、猪手、鸡爪等冷冻肉制品国外产量较大,价格优惠,特别是鸡爪、猪手等所谓的“下脚料”在国外基本无市场,购买成本非常小,而这些肉制品国内市场需求旺盛,走私至国内再销售可谓一本万利。

走私犯罪案件数量创历年新高

据了解,2019年,市检三分院受理走私犯罪审查批准逮捕案件137件351人,审查起诉案件205件552人。经审查,对185件493人提起公诉,同比分别增长54.2%、66%。单位犯罪同比下降15.58%,多为民营企业。多数案件发生在海关监管区内,涉案罪名主要是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占比分别达70.80%、77.07%。接驳性绕关走私超过低报、伪报型走私,跃升为主要走私犯罪手段。

2019年,市检三分院受理走私犯罪案件数量创历年新高,重大有影响案件比例上升。成品油和白糖仍是非设关地走私的主要对象,其中走私白糖案件增幅达285.71%,冷冻肉制品、海砂和煤炭成为新的走私对象。由于涉案货物数量巨大,走私白糖、冷冻肉制品均未经过正规检验检疫,非法卸货后扩散范围广,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此外,涉自贸区、保税区走私犯罪案件增长较快,且涉案金额巨大,常采用包税货物转关途中“飞料”走私、利用卡口自动审放的漏洞走私、利用区内企业相关资质走私等手段。海外代购后闯关入境的案件屡屡发生,虹桥机场查获的走私犯罪案件较往年明显增多,但涉案税额普遍不高,轻刑化处理比例较高。走私毒品犯罪案件数量呈现大幅增长趋势,新类型案件不断涌现。2019年受理走私毒品审查批捕案件7件7人,呈现大幅增长趋势,案件较往年发生一定变化,犯罪嫌疑人多为外国人,且自身不吸食毒品,常在上海中转换乘航班时被海关抓获,作案手法更趋多样化,在国内首次发现将毒品掺杂混入棉服内胆的新型藏毒方法。

首次出现了走私冷冻肉制品的案件

记者发现,2019年首次出现了走私冷冻肉制品的案件,共计10件39人。据市检三分院透露,这是由于牛排、猪手、鸡爪等冷冻肉制品国外产量较大,价格优惠,特别是鸡爪、猪手等所谓的“下脚料”在国外基本无市场,购买成本非常低,而这些肉制品国内市场需求旺盛,走私至国内再销售可谓一本万利。

那么,走私冷冻肉制品的危害又有哪些呢?市检三分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走私的冷冻肉均未经过正常检验检疫,既涉税又涉证还涉及食品安全问题,非法卸货后扩散范围广,给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带来隐患。如由海关总署、最高检督办的“HAI SHENG”号走私冻品系列案件,共查实走私冻品4000余吨,涉案20余人,涉案冻品大部分已销往东北、河南等地。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社会 A05 去年首次出现走私冷冻肉制品案件 2020-04-15 2 2020年04月1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