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律师周刊

安徽男子替父鸣冤五年自学通过司考成为律师

本文字数:3240

父亲的案件让钟磊走上了律师之路。 资料照片

  据《潇湘晨报》报道,在安徽合肥,钟磊再次迎来了人生转折——他通过首届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后,在律所的实习期也刚结束,实习考核通过后就会成为一名正式的执业律师。在此之前,他在老家临泉县里的酒厂做了五年销售,后来又到了一家外资企业做销售。2013年,钟磊离职去天津,和弟弟一起经营集装箱货运车队。

他的很多同学感觉励志,也感觉意外,“你日子过得也不差,为什么要发狠转行做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钟磊坦言,他是为弄清牵扯父亲的一起刑事案件。

起  因

2018年,钟磊首次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当年11月查询成绩,过了。他身材中等,脸微胖,回忆起通过司法考试,仍止不住高兴。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之前被称为司法考试,也被学法律的学生戏称为“天下第一考”。而对于自学法律备考的人,司法考试更是难上加难,除了需要定下心看庞大的教材资料,还要有足够清晰的思维分析一个案件的来龙去脉,和熟读律法并将其运用到案件中。

钟磊自嘲,自己是一个“油腻的中年大叔”,能一举通过司法考试他也颇为意外。

他在酒厂做过销售、在麦德龙做过客户经理,最后和弟弟在天津共同经营一个车队,他负责车队的人员和账务的管理,收入在当地算过得去,他有两个女儿,生活美满,犯不着突发奇想去学习律法。

那么为什么突然想学习法律了?钟磊称,这和其父涉及的一个案件有关。

触  发

事情要从一个窑厂说起。钟磊父亲和两个人合伙建了个窑厂,地点在临泉县张新镇,总投资五六百万元,窑厂盈亏不定,在合作期间,父亲和一个叫钟某广的合伙人一直纠纷不断,合作得并不愉快。

5年前,钟某广突然去钟磊父亲所供职的供电公司投诉,说他父亲多收了窑厂的电费。钟磊解释说,他父亲是供电公司的基层员工,负责辖区内农村个人用户用电的维护,父亲告诉他,窑厂属于企业用电用户,自己不曾代收过窑厂的电费。

然而,钟某广提供的发票和供电公司所存的票据底联确实存在20多万元的出入。

在解决钟某广投诉过程中,供电公司领导曾对他父亲说,你想办法先把钟某广手上的发票拿回来,其余的事情,供电公司再内部调查解决。

尽管不觉得父亲有错,但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钟磊找钟某广“私了”多“收”电费的事,最后花10万元从钟某广手上“买”到了发票,并同意把父亲在窑厂的股份以9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钟某广,钟某广两年内分期付清。没想到双方签了协议“私了”后,钟某广去公安机关报案了,说供电公司的职工多收了他“个人”窑厂的电费。而且原先约定的90万元窑厂股份转让费,钟某广也没有如约支付。

钟磊又气又急,去反映窑厂手续不齐全,后窑厂被定性为非法窑厂,要求拆除。这个时候钟某广和钟磊达成共识,钟某广去撤案,钟磊不再继续反映。然而最终案子并没有撤下来,2017年6月,该案件被公安机关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

该窑厂一直营业到去年10月,目前又再次被责令关停。

自  学

自从父亲被牵扯进刑事案件,钟磊除了委托律师为父亲辩护外,为了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自己也开始在网上查询学习法律知识。

看得多了,钟磊对法律越来越有兴趣,最终,为了父亲的事,他下定决心自学法律参加司法考试,想要成为一名律师。

2018年4月,钟磊正式报了北京一所大学的网络班,开始系统地学习法律知识,该网课在合肥有一个分校,可以自由选择去学校学习与否。

他每天上午忙车队的事情,下午去学校学习,从傍晚开始就没有什么工作上的事情打扰,钟磊认为自己傍晚之后的学习效率很高,往往看到凌晨两三点,经常看书看得舍不得合上。

每每看到一个案例,钟磊脑海中就想以后如果自己是律师,该怎么去处理。遇到一些疑似诈骗罪、职务侵占罪等和父亲案件有关的案件,他就会更加专注,看得多了,往往就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有人问过钟磊为什么这么拼命,他说:“我学法律是为了弄清楚父亲的事到底该不该被判有罪,就是奔着这个目的去的。”

法  考

2018下半年,钟磊迎来了改革后的首届法考。9月考选择题,过了的话10月考主观题。考完选择题,钟磊整个人都是懵的,他有点拿不准自己考得好不好,但既然已经开始了,“就算今年不过,明年再考嘛。”

所幸,钟磊顺利通过选择题,开始准备主观题。“主观题有一道题,和我父亲的案子很类似,我答题的时候一气呵成。”

他还聊到了许多在考卷里看到的奇葩案例,回去后和大家在群里讨论,比如从楼上掉下来一只狗把人砸死了,而这只狗是楼主人朋友的,谁应该对死者负责,以及汽修工在高速公路上洒钉子是否构成犯罪等。

钟磊说,刚开始会觉得这些事情太离奇了,但现在接触律师行业久了就会发现,生活中还有更离奇的。

到了11月底,钟磊查询主观题成绩,发现竟然以124分的成绩一次性就通过了法考。这大大鼓励了他,亦让他更坚定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实  习

此后,钟磊碰到了一个对他影响很大的人,那便是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合肥分所的胡瑾律师。

去年1月,钟磊因为父亲的事情,加了很多律师的微信,从这位胡律师微信朋友圈里得知,有律所要举办一个“畅想刑事辩护的春天”的座谈会,他便联系胡律师报名参加。

会议中,胡律师组织大家谈话,话筒传来传去却没人发言,传到钟磊这儿的时候,胡律师说:“做律师的,应该珍惜每一次说话的机会。”钟磊于是拿起话筒说了几句。

会议结束后,钟磊去找正好刚转入这家律所工作的一个朋友闲聊,胡律师走了过来,问他:“你说你想当律师,来我们这儿实习,是不是真心的?”

钟磊说是真的,并且和胡律师说了父亲的事,胡律师听罢说:“你父亲的事情总有一天会结束的,会不会结束之后你就没兴趣了,不做这一行了?”

钟磊当时就表示不会的,他已经非常热爱这个行业了,想成为一名律师。胡律师说:“行,你以后跟着我吧。你什么时候能来?”

“您只要愿意带我,我明天就来。”胡律师今年50多岁,从事律师行业20余年,在安徽刑事辩护律师圈内是有名气的前辈,能得到他的认可,钟磊很高兴。后来胡律师告诉钟磊,他看上钟磊身上做事踏实、有悟性、很勤奋的闪光点。

从那之后,钟磊就开始在律所工作,做了3个月的律师助理,实习证下来后,正式成为实习律师,刚巧碰到律协和法院联合搞的一个“促进法律共同体建设,共建青年律师实践基地”的试点,于是他又积极报名,成了安徽首批在法院做法官助理的实习律师。

在这近一年的实习过程中,钟磊开始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案件,对律师这个职业的认识更加深刻,这也更加坚定了他成为一个专职律师的决心。

申  诉

2018年钟磊父亲的案子第一次一审开庭审理后,被以诈骗罪判了4年7个月。他父亲提出上诉,发回重审后因为一审法院认定的诈骗金额减少,改判3年3个月。

钟磊对这个结果并不满意。

他在年初时把自己的经历、父亲的案子发到网上给更多人看,让大家一起探讨事情的真相。“也有人说这是‘舆论绑架司法’。我一开始是不愿意发的,因为我本身就很抵触‘舆论绑架司法’,但是后来我意识到,舆论是绑架不了司法的。”

钟磊说,他和很多人讨论了这个案件,大部分人都主张他父亲无罪,而是应该属于合伙经济纠纷,就算退一万步讲,该案件也不应该定性为诈骗案,窑厂有他父亲自己的一份,哪能自己诈骗自己啊?

相信父亲为人的钟磊始终认为父亲是清白的。“我父亲在供电公司上班这么多年,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家里面的荣誉证书都是一摞一摞的。他就是太热爱自己的工作,也不想因为自己的私事被投诉到单位影响到工作。”

当然,按照法律规定,钟磊作为这个案件的证人,没有办法亲自为父亲辩护,他觉得自己去学习法律这件事,更多的是给家里人一种精神上的鼓励和安慰,也增进了父子关系。

“之前我父亲和弟弟他们都不主张和钟某广协商,说早不理他就好了。但我觉得还是这样依法处理最好吧,而不是粗暴解决。而且,正是因为这件事情,才把我‘磨砺’成一个律师。”

以前钟磊觉得律师是一个和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职业,现在他已经不知不觉和律师有了几年的牵绊。

在律师这行接触得多了,钟磊发现自己真的非常热爱律师这个行业,他最想成为一名刑事辩护律师,为犯罪嫌疑人争取应得的合法权益,帮助被告人获得应有的救赎。  (温艳丽  黄紫薇)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律师周刊 B01 安徽男子替父鸣冤五年自学通过司考成为律师 2020-04-20 2 2020年04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