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日子,新冠肺炎疫情无疑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疫情的发展态势、疫情的防控手段等,全然成为了当下网络的主打内容。除了大量的正面报道外,还流布着某些负面的新闻,传递的是一些不真实、非真相的讯息。对于“可恶造谣”固然亟须遏制,那么,对于“善意流言”呢,人们往往因为它冠以“善意”而放松警惕轻信之。随着移动互联网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善意流言”传播的“刷流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前不久,网络上传出,“蒙古国赠送的3万只羊,浩浩荡荡进入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满都拉口岸”,配上行进曲,羊群如大片云彩般涌动,网民无不感动于北方邻国的慷慨。但很快得以证实:这只是一个“善意流言”。
“善意流言”不同于“造谣”,它大致没有“造谣”的恶意(诸如编造假象,虚构事端以诋毁我国抗疫,制造社会混乱,蛊惑人心),从表面看,它还表现出某些“善意”哩!然而,一经证伪,“善意流言”还是暴露出虚假的本质,给公众带来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如:疫情肆行时,口罩严重短缺,于是传出“流言”,说是用电吹风吹口罩、面部和手掌可以灭菌;用棉签在鼻孔抹上香油可以阻断瘟疫传染;板蓝根+熏醋可以杀死新冠病毒;开暖气或空调能预防肺炎;喝烈性酒或吸烟者不易感染病毒……这些“善意流言”一度被怀有“宁可信其有心态者”选择性相信,但旋即被钟南山、张文宏等专家证实毫无根据,实属伪科学、反科学的劳什子。
人们面对的是一种新型病毒,其传播特点、传播途径,尤其是感染后的治疗是非常专业的生物学和医学课题,“善意流言”是否具有“善意”?这亟待专业人士出面解读和求证,万不可被一些经不起推敲的、缺乏事实依据的“流言”所影响、所绑架,更不要被标题党、新奇刺激性语言所左右。 沈栖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