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禁毒视角

她用“刀尖上的艺术”致敬“逆行者”

本文字数:2360

阿郁为支持抗疫创作的竹刻 照片由自强总社提供

阿郁近年来一直坚持练习精进竹刻技艺

  □讲述:嘉定区同伴辅导员  阿郁

整理:法治报记者  徐荔

阿郁,是本市嘉定区的一名禁毒同伴辅导员。在今年这个特殊的春天,她和大多人一样“宅”在家中。空闲下来的阿郁梳理思绪,回想已经走过的10年戒毒康复路。她记得与“竹缘坊”同伴教育活动小组成员在一起的成就感与感动,也记得这一路走来的忐忑不安,以及受到的鼓励与温暖……

10年前,经历生命中的寒冬

2010年3月的申城依然寒意颇深,就像我的心情一样。那时的我我因为吸毒被拘留,被释放的那天,我站在拘留所门口瑟瑟发抖。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嘉定工作站的社工卢瑜是我见到的第一个人,她是来接我出所的。

没有想象中的指责,卢老师将我带到社区戒毒康复指导室后,递来了一杯热茶。其实,卢老师看上去比我大不了几岁,她也真的就像一位大姐姐,认真耐心地询问聆听。在她关切的目光下,我第一次把心里话都说了出来。

其实,我不是个“坏女人”,我的成长经历和大多数普通女孩一样,没有经过什么波折,循规蹈矩地恋爱、结婚、生子。本以为生活会一直这样正常运转,可是现实的变化让我猝不及防。我的婚姻发生了变故,家庭矛盾一个接一个爆发。懦弱的我选择了逃离,我离家出走了。在逃避的日子里,心情苦闷的我认识了几个所谓的朋友,也由此接触了毒品。他们告诉我用毒品可以忘却痛苦,我信以为真,一脚踏入深渊。

然而,我根本没能忘却痛苦,反而引发了更多的问题。我很后悔,作践了自己的身体,也给家人带去伤害,我不知道如何弥补。我恨透了毒品,是它毁了我的一切,是它让我跌落了无底洞。

看着不断抽泣的我,卢老师轻轻拍着我的肩膀给予安慰。为了给我信心,她告诉我许多其他戒毒康复人员的故事,其中就有禁毒同伴重获新生的真实案例,还帮我理性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卢老师的开导让我明白,我必须要振作,父母和孩子都需要我,我要重新出发,开始新的生活。

从熟悉的眼神中找寻力量

我至今深刻地记得2010年年底,卢老师带着我参加了一次“涅槃重生”同伴教育活动。当我第一次看到自信大方的同伴辅导员叶雄时,不敢相信她也曾经是“瘾君子”。那次活动对我内心的触动很大,也是在那时,卢老师鼓励我参加同伴教育活动,相信我也可以像叶雄一样出色。

当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参加了几次同伴辅导员活动后,感受到同伴间彼此传递的正能量,大家总是互相鼓励、加油、打气,温暖至心底,我也越来越坚定要成为一名同伴辅导员的信念。

同伴教育活动的内容很丰富,有到本市各强制隔离戒毒所为所内戒毒人员演讲、开展同伴访谈、向社区进行禁毒宣传等等。每次我到所内进行演讲、开展同伴访谈,与同伴们分享自己的故事时,我看到的是他们对未来充满期待的眼神,那是和我曾经一样的眼神。而让我欣慰的是,有些人因为我的故事重拾康复信心,重回正常生活。

在我心里,早把同伴教育当成是自己的职责,时刻牢记自己要以身作则。也正是因为参加了同伴教育活动,我看到了人生的新目标,每天都元气满满,为自己与家人的未来而努力。

与小小竹片结下不解之缘

2016年春天,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与竹刻结下了缘分。小小竹片将我深深吸引,我拜师学艺,经过三年的学习,我的竹刻水平总算是小有造诣。我的这些变化与进步,卢老师都看在眼里,也为我高兴。

去年春节后,卢老师与我商量想以竹刻为主题开展“竹缘坊”同伴教育小组活动,并邀请我当竹刻老师。我有些犹豫,怕自己做得不够好,但卢老师鼓励我要勇于尝试。

嘉定竹刻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2006年入选了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想我作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人,有义务弘扬这门刀尖上的艺术,更希望通过竹刻艺术的魅力帮助同伴们重新树立自信。就这样,我答应了卢老师的邀约。

随着小组活动的开展,我越来越感受到同伴们对嘉定竹刻的兴趣,每一次小组活动大家都是意犹未尽,有同伴开玩笑说参加竹刻小组活动比上班还要认真。有些皮肤娇嫩的女性同伴在竹刻中磨破了手,但仍然坚持,这份执着让我感动。活动过半,大家强烈要求“加课”,我尽量合理安排好时间满足大家的学习热情,累并快乐着。

看着同伴们的投入、专注和坚持,我体会到了“匠人精神”的含义,也激励着我将与竹刻之间的缘分进行到底。而从同伴们的身上,我也获得满满的成就感与坚持下去的动力。

用非遗技艺致敬“逆行者”

今年春节,我原本计划带家人外出游玩,没想到疫情突如其来,让我有些措手不及。此时,我接到了卢老师的电话。电话那头卢老师向我详尽地介绍防疫知识,让我意识到了疫情的严重性,以及如何从我做起做好防疫。也是因为卢老师的这通电话,彻底消除了我原本还存有的那么一点“活络心思”。卢老师鼓励我可以趁这段时间与家人多相处,于是我就安心宅在家里,当起了“宅女”。

我每天都关注有关疫情的新闻,当看到那么多白衣天使义无反顾地驰援疫情严重地区,看到医护人员脱下口罩露出被勒出深深印迹的脸庞时,我不禁泪目。这段时期,我经常与卢老师分享内心感受,多希望自己也能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出一份力。卢老师告诉我,我的这份心意很好,但我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艺,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共同抗疫的决心。

在卢老师的鼓励下,我想到了竹刻。虽然无法去一线抗疫,但或许我可以用自己的特长为中国加油,致敬奋战在抗疫战线的逆行者们。

与卢老师商量后,我花了一周的时间精雕细刻,终于完成了“抗击疫情,万众一心”的竹刻作品。当我将作品照片展示在“竹缘坊”小组微信群后,得到了同伴与社工的共鸣与支持。虽然为了这件作品,我磨破了手指,但能传达一份对“逆行者”的敬意与我们抗疫的决心,我想那就是值得的。

其实,这场疫情何尝不是一种“毒”,我希望同伴们能看到众志成城抗“毒”的态度,能够坚定战胜毒品的决心。春雷响,万物长,愿神州大地所有的美好期待,都在春耕的号角中,迎来满目花开,果实累累。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禁毒视角 B04 她用“刀尖上的艺术”致敬“逆行者” 2020-04-24 2 2020年04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