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新华视点”报道
近期,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帮助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物业租金的优惠政策。“新华视点”记者在多地调查发现,不少地方的国有企业、集体经济组织积极落实减租、免租措施,但由于私人业主不愿减租以及有的国企业主审批流程长等问题,一些企业和个体户还是没能享受到政策福利,经营压力很大。
各地企业、税务部门纷纷帮助租户共渡难关
为了帮助租户共渡难关,深圳水围1368文化街区运营方对街区内72家商铺免收两个月租金,共约290万元,还对一次性交齐二季度租金打6折优惠。受惠商铺中有67家是个体工商户。
记者发现,早在春节期间,面对商场客流骤减,保利、华润置地、万达、龙湖等房企快速启动商场减租措施,减租时间从6天至2个月不等,减租额最高达40亿元。
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鼓励各地通过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方式,支持出租方为个体工商户减免物业租金。随后,各地税务部门快速推进政策落地,地方国企带头减租。
公开信息显示,深圳市属国企市内物业免租金额12.45亿元,广州市属国企预计减免2、3月份租金超10亿元,上海市属国企预计减租约25亿元,浙江省国企预计减租27.54亿元。
一些集体经济组织也推出了减租措施。截至3月底,深圳1043家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制设立的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已有870家减租降费9.87亿元;东莞市32个镇街556个村、2301个小组已制定减租方案,减租金额8.3亿元。
私人业主减租难,有的国有物业审批流程长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各地在大力推进减租,但不少个体户承租的并非国有或集体物业,很难获得减租优惠。
深圳市个体私营企业协会会长曾宏兴告诉记者,深圳有123万户个体户,95%以上是租房经营,其中租国字头物业的比例很少,主要是租用集体经济物业和私人业主物业。疫情发生以来,协会走访了上千家个体私营企业,发现获得非国有物业减租的仅占10%。
对于大多数私人业主来说,减租并不是一个容易作出的决定。在重庆投资了几间商铺的陈朋表示,投资商铺每个月要还不少房贷,“我们压力也很大,只能象征性地减一点”。
据了解,一些企业面对疫情冲击,也不愿意过多减租。东莞市石碣镇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主任邓友山告诉记者:“减一个月租金,村集体的年收入就要降低8.3个百分点,况且这几个月村里的防疫开支很大,很难让村民同意大幅度减租。”
此外,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国有物业减租审批流程长。一位租用上海一家国企物业的小商户告诉记者,2月份以来,他一直请求房东减免房租,但得到的回复是“需等审批结果,才能确定是否能减租”。
曾宏兴说,个体户、小微企业特别需要政府、业主、银行等社会各界的支持,才能挺过难关。
一些受访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负责人提出,应加快国有企业物业的减租审批流程,让国家优惠政策尽快落地。
曾宏兴告诉记者,经过协会沟通,华强北一家电子市场的私人业主为150多个店档减免2月、3月租金共近100万元;福田区一专业市场的集体经济业主为230个摊铺减免租金140万元。
但他也坦言,协调工作很艰难,仅靠呼吁很难推动私人业主减租,需要政府出台一些刚性政策,对业主减租进行一定补贴和奖励,让业主也能得到一些实惠,才能让减租纾困政策真正得到落实。
记者了解到,为鼓励股份合作公司减免租金,深圳市福田区集体经济发展服务署已出台鼓励减租实施细则,对区内一季度减免租金的股份合作公司给予减免租金总额30%,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奖励。“根据这个文件,我们能获得100多万元的奖励返还。”深圳市水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庄国平说。
不少受访商户建议银行加紧执行中央政策,对减租出租人的质押贷款利率给予优惠政策,以推动缓解业主的还贷压力,尽早落实减租。“如果业主还贷一分钱不少,指望收租还贷,怎么可能减租?”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