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法治重点

建“海绵城市”从“微水洗车”开始

2019年本市累计完成各类节水措施1156项,最高日节水量达3.98万立方米

本文字数:2066

一名小哥正使用微水洗车设备开展上门洗车服务

新泾六村志愿者正使用收集的雨水浇灌一处“屋顶花园”

虹桥机场飞行区南调节水池 本版摄影 记者 夏天

  □法治报记者  夏天

在自家小区,仅用想象中10%的水量,就能对爱车完成一次精洗清洁。在如今的上海,越来越多的车主开始接触这一环保+便捷的“微水洗车”方式。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2019年度上海已创建了160个节水型小区,以及众多节水型学校、工业园区、企业和机关;万元GDP用水量比上年下降13%,为20立方米/万元。

本周(5月10日至5月16日)是国家第29个“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倡导节水减排,树立绿色风尚”是今年上海节水宣传周主题。另外,5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上海市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则明确:“支持海绵城市建设”“组织编制全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明确雨水源头减排的空间布局、要求和控制指标”等内容,体现了上海以法治保障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的决心。

165个微水洗车点,精洗一次仅用5升水

“传统洗车平均每次用水超过50升,而我们的发明,每次仅用3-5升,还是精洗标准。”日前在长宁区新泾六村,微水洗车项目合伙人之一牛先生,携其团队发明的“上门微水洗车设备”向记者介绍道。

从外观上看,这台设备是一辆电瓶车。而主要玄机藏在车后那台依法不超过车把手宽度的箱子里。据牛先生介绍,其中的水箱可保证每次出勤精洗最多5台车,装备则包括“脉冲喷雾水枪”,团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产品“纳米洗车液”及其他汽车美容耗材、毛巾等洗车工具。在这些创意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了区区几升水即可微水精洗一辆车的目标。

现场,一名预约洗车居民的爱车已停放完毕。一位洗车小哥将喷雾水枪连上车载水箱,并将洗车液均匀喷洒在车辆表面。随后他打开水枪,水雾呈放射状,轻轻播撒在车漆表面,全然没有传统洗车时的噪音和水花四溅。小哥绕着汽车洗了两遍,原本灰蒙蒙的汽车已然光洁锃亮。而车下的地表,仅有一些深色的水痕,如同下过一场短时间的毛毛细雨,丝毫不见积水四溢的景象。

据新泾六村居委会干事王子琪介绍,该小区正大力推广微水洗车,开设了循环用水自助洗车点,居民可利用物业的微水洗车设备自行进行清洗,也可通过APP联系微水洗车商家上门服务,收费标准为40余元。

牛先生表示,他们团队除了提供预约上门洗车服务外,还与全市范围内的各类汽车服务站点合作,目前已设立了165个微水洗车点,广泛运用循环水微水洗车,身体力行响应建设“海绵城市”的要求。而本市机动车管理部门也注意到微水洗车项目的创新举措,正积极牵头推动该项目在全市范围内更广泛应用。

另据王子琪介绍,新泾六村作为本市第一批精品小区改建试点小区,微水洗车只是小区海绵化改造工程的一部分。其他方面,例如小区在中心花园设置了透水地坪,并配备调蓄净化设施的绿化带,达到了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效果。透水地坪对雨水有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调蓄净化设施则是通过调蓄模块的拼接构造出储水的空间,经过物理沉淀作用达到雨水的净化,储存的雨水在旱季可以浇灌绿化,有效的实现了雨水资源的利用。此外,小区还采用了15个12升装的户外水桶用来收集雨水,侧边龙头可用来浇灌花圃,有效地减少了自来水使用量。

从“水安全”向“水循环”的发力

“现在,虹桥机场雨水综合利用项目一年可为机场节省2万立方米水资源。而随着项目的不断完善,未来理想状态下,每年可为机场节约10%用水量。”日前在虹桥机场飞行区南调节水池,伴着客机不断降落的轰鸣声,机场能源保障部水环境科何彬科长对记者披露道。

何彬介绍,虹桥机场范围内用水单位众多,近年平均年用水量近500万立方米。原先,机场拥有两片合计占地13.12万平方米(常规蓄容量约30万立方米)的飞行区雨水调蓄水池,设计建设初期是从“水安全”的角度,为缓解机场区域防汛排涝对周边河网的瞬时压力而设置的调蓄设施。但在近几年的管理工作中,机场发现雨水调节池的水质能基本保持在地表IV-V类水,具有作为非常规水资源的良好条件。2017-2018年,虹桥机场依据《关于加快本市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的工作方案》部署,编制机场河“一河一策”,对常年黑臭的机场河进行环境整治,主要包括控源截污、疏浚清淤、提升水动力、水生态修复等措施。

由于机场河南段为断头浜,为解决旱天缺乏水动力的问题,虹桥机场充分利用了飞行区南雨水调节池的雨水资源,2018年建成配套引水系统,将调节水池的雨水输送到河道最上游,形成水流循环,目前日均引水量可达到2600立方米,基本解决了河道水动力问题,调活水体,机场河道整体水质和水面景观有了极大改善,同时增强了机场的防汛除涝能力。

何彬披露,虹桥机场公司将继续探索尝试有条件的利用集蓄雨水,用作市政杂用、浇灌绿化、冲洗马路等,通过功能定位的细分,将雨水在用水功能需求较低的环节上代替自来水,从而达到功能性的节水功效。据悉,“虹桥机场雨水综合利用”项目在上海市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案例评选活动中获评一等奖。今后,虹桥机场还将利用机场非常规水源的大体量特点,不断优化技术和管理措施,争取在节水降耗上越做越好,以实际行动响应“安全、智慧、绿色、人文”四型机场的工作要求。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重点 A02 建“海绵城市”从“微水洗车”开始 2020-05-12 2 2020年05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