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走近人大

“回头看”——破解“瓶颈”“短板”

市人大启动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执法检查

本文字数:1868

垃圾分类宣传

垃圾分类已融入市民生活 记者 王盠 摄(资料照片)

  □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作为我国首个进行垃圾分类的城市,上海从去年7月实施至今,已取得良好成效,2019年在住建部全国46个重点城市垃圾分类考核中排名第一。为了持续推动《条例》的贯彻实施,打赢垃圾分类这场攻坚战和持久战,提升上海生活垃圾治理水平,日前,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执法检查启动会。

干湿垃圾桶植入智能芯片

浦东新区航头镇,每个居民的干、湿垃圾桶都被植入了一枚智能芯片。同时垃圾收集桶和清运车,以及垃圾综合处置站,全都安装了智能芯片。通过智慧监管平台,居民每天扔多少垃圾,分得好不好,一目了然。

航头镇的垃圾分类智能管理模式,是浦东新区的缩影。浦东新区充分运用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通过智能监控、智能称重、GPS定位,实现数据归集,建成覆盖全程分类体系的信息化监管系统,在城运中心作为智慧大脑页面进行展示。同时,接入“智慧人大”系统,与人大监督系统同步连通、数据共享,用“数据”找问题,用“案例”说话。

今年浦东新区将以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区为目标,继续提高全区垃圾分类全覆盖水平,实现95%以上居住区和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实效达标,90%以上街镇达到“示范街镇”标准;干垃圾日均处置量4100吨以下,湿垃圾日均分出量2060吨以上,可回收物日均回收量1443吨以上,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35%以上。

44项《条例》配套文件出炉

执法检查启动会上,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局长邓建平透露,目前本市全程分类体系基本建成,已完成2.1万余个分类投放点规范化改造和4万余只道路废物箱标识更新。截至3月底,全市已规范配置湿垃圾车1537辆、干垃圾车3077辆,有害垃圾车99辆、可回收物回收车239辆;已建成可回收物回收服务点1.5万个、中转站201个、集散场10个。“十三五”规划确定的15座生活垃圾末端处置设施项目全部开工。至去年底,干垃圾焚烧和湿垃圾处置总能力已达到24350吨/日,其中干垃圾焚烧能力达到19300吨/日,湿垃圾处置能力达到5050吨/日,生活垃圾填埋比例从41%下降到20%。

同时,垃圾分类实效稳步提高。居民区(村)分类达标率从15%提高到90%;单位分类达标率达到87%。今年一季度,可回收物回收量3767吨/日(同比增长86.8%),有害垃圾分出量1.66吨/日(同比增长1741%),湿垃圾分出量7300吨/日(同比增长55.7%),干垃圾处置量11841吨/日(同比下降41.3%)。虽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生活垃圾清运总量有所下降,但从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分出量比例来看,分类实效仍明显高于去年平均水平,与今年预期相符。

据悉,全市已构建市、区、街镇三级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体系,25万人次参与分类志愿服务。《条例》配套制度也日趋完善,目前市相关部门共制定44项《条例》配套文件。

执法检查

聚焦六项内容

尽管本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为了实现久久为功,市人大启动了今年本市垃圾管理条例的执法检查。

本次执法检查在2019年开展生活垃圾全程分类管理专项监督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条例》贯彻实施和本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开展执法检查并进行专题询问,着力破解制约垃圾分类的瓶颈短板问题。

根据执法检查目标定位和本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际,本次执法检查重点聚焦两大方面六项内容——

市、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各街镇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依照垃圾管理法规履行职责、健全体制机制、加强执法监管等情况;居民区(村)党组织、居(村)委会、物业公司、业委会依法落实“四位一体”协作推进的工作机制,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全面提升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水平的情况;加强宣传动员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活垃圾管理,形成分类投放、分类收运等长效管理机制的情况;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措施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落实情况,特别是菜场垃圾、快递和商品包装物、一次性用品等源头减量情况;部分垃圾分类滞后的重点行业和场所加强分类投放管理,居民区完善定时定点投放等工作制度,物业企业落实分类投放管理责任人制度,以及环卫收运、处置企业全面执行分类要求的情况;湿垃圾分类处理能力建设及资源化利用、可回收物回收体系构建和扶持政策制定落实,以及资源循环产业规划布局等情况。

本次执法检查将进行市区人大联动,形成监督合力。市人大常委会委托16个区人大常委会同步开展执法检查。各区在全面检查的基础上,聚焦一至两项重点与市人大联动检查,深入剖析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同时,发动代表广泛参与,积极发挥引领推动作用。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走近人大 A08 “回头看”——破解“瓶颈”“短板” 2020-05-13 2 2020年05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