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律师周刊

主笔闲话

孩子打赏主播 家长难辞其咎

本文字数:420

  近年来,因为孩子玩手游、在网上打赏主播引发家长与网络平台的纠纷时有所闻。

对此,最高人民法院最近出台的《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明确,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从法律层面来看,孩子进行高额的打赏确实可以依法索回。但在现实层面,恐怕还面临举证的难题。

因为未成年人一般都是通过家长的手机、直播账号、支付账号参与直播和进行打赏的,事后家长如何证明是孩子擅自操作,而非自己打赏后反悔呢?

从这个层面来看,未成年人沉迷于直播并进行打赏,其实家长也是难辞其咎的。

但对于网络平台来说,同样有责任通过设置各种验证手段,减少未成年人进行打赏的可能性。

这不仅是平台社会责任的体现,其实也是对自身的一种保护。陈宏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律师周刊 B01 孩子打赏主播 家长难辞其咎 2020-06-01 2 2020年06月0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