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走近人大

代表建言 委办局倾听 市人大常委会举行优化营商环境代表建议专题督办会

瞄准中小企业 热议“公平灵活信用”

本文字数:1974

记者 王湧 摄(资料照片)

  □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如何保障所有企业都能参与公平竞争?中小企业还需要哪些便利措施?信用“黑名单”如何提高惩戒效果?这些关乎着上海营商环境的因素,将会得到怎样的改观?

近日,市人大常委会举行优化营商环境代表建议专题督办会,针对代表在人代会以及闭会后提交的相关建议进行现场督办。

公平竞争要加强审查

对所有的市场主体来说,公平竞争至关重要。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作为我国竞争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优化营商环境非常重要的举措。为此,市场监管局积极推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落实。

针对李静代表提出的加强公平竞争审查的建议,市市场监管局已经牵头组织了全市政策制定机关,按照谁制定谁审查、谁清理的要求,开展增量文件审查和存量文件的清理。2019年一共审查增量的政策措施636件,梳理了存量的政策措施787件,调整或者是列入清理计划的2件。同时,探索试行了社会参与制度,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市区两级公平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同时对民营企业招投标领域等政策的措施进行了专项的评估。

市市场监管局还加强了公平竞争执法。上海加大反垄断执法的力度,制定了反垄断执法工作的规则,反垄断执法人才库管理办法,反垄断执法专家库管理办法。

2019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办结反垄断案件4件,立案14件,主要涉及到互联网餐饮、浦江游览等行业;在查垄断线索一共30件,主要涉及医药和高清仪器10多个行业,涵概内容主要包括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行政垄断这三类垄断行为。

另一方面,本市还加大了反不正当竞争的执法力度,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查处了与疫情防控有关的行政违法案件,有效维护了疫情防控期间的市场秩序。市市场监管局查处一起哄抬物价案件,家乐福被处罚了200万,迅速平抑了市场。今年到6月3日,办结不正当竞争案件260件,立案查处了与疫情防控有关的违法案件440件,移送公安部门线索以及案件67件。

企业有“一窗通”

“对于中小微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和帮助,立法中差异化的对策希望进一步加强。”市人大代表韩若冰指出,在这次疫情当中,因为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差,导致灵活用工、居家办公、异地办公,甚至短期经营等许多非正常的情况发生。韩若冰代表建议,针对中小微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能有一种更加包容、更加灵活的监管和支持方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加灵活、宽容的政策。

对于近期上海试点的电子营业执照等“一网通办”工作,韩若冰表示了支持,但也指出,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各个委办、各个机关之间还存在部分数据共享和合作机制上的不足,希望能加快完善,进一步提升中小微企业主体的认知度、满意度、感受度。

郭康玺代表也认为,目前对电子章的宣传不够,在使用时容易遭到拒绝。他还提出了电子存档的问题。“我们公司一年出三万份报告,报告有很多的档案,三万份存起来不得了。”他说,按照相关规定这些档案要存放30年,“我们现在只能租厂房来存放档案。”为此,他建议上海探索认可电子档案。

据了解,本市在全国首创推出开办开创企业“一窗通”网上服务平台,实现了一表申请、一窗发放,申请审批的全过程在线完成,目前全市98%的新设企业选择了“一窗通”办理服务。上海实现了企业一日办结:即开办企业提交申请的当天就批准,企业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同步发放,就业参保同步办结,受理后2个小时完成实物印章刻制,当天完成发票的制备。

探索信用“红名单”

“2019年失信人员接近10万,有些人失信无缘无故,上海的APP也无法查到,失信正在悄悄影响我们的生活。”张润斌代表认为,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对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非常重要。

在他看来,下一步要做的是如何建立容错改正机制。“不要一犯错误就定终身,不能仅靠处罚,要讲究情与法并存。”张润斌认为,用几年的信用处罚换几天的失信,这样的做法更教育人。

郭康熙也认为,不能滥用失信惩戒。要界定清执行主体。

市发改委介绍,《上海市社会信用条例》对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俗称“黑名单”)的行为进行了规定。市场监管、农委、文旅、人社局、交通等部门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了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制度管理,规定了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情形,对一般和严重失信行为的惩戒措施分别予以明确。在实践中,有的单位结合自身行业领域特点和应用场景需求,就关注的或相关联的信用信息进行分类应用。

本市已经开始探索信用“红名单”。根据《上海市社会信用条例》规定,由行政主管部门明确“红名单”的认定标准,目前已有税务纳税信用A级企业、海关高级认证企业等多个信用“红名单”。

本市还推进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为信息主体开展修复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共受理修复申请1257项,并对符合条件的869例依法依规给予修复。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走近人大 A08 瞄准中小企业 热议“公平灵活信用” 2020-07-01 2 2020年07月0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