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影响下,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更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格局。在此大背景下,“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趋势所在,也是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面对“双循环”格局,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海将起到什么作用?日前,市人大财经委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专家和人大代表座谈会。
发挥好六个链接助力“双循环”
在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权衡看来,“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是中长期的。对于双循环格局下上海如何发挥优势,他认为除了发挥传统开放优势,以及五个中心建设之外,还要发挥好六大链接作用。首先,上海要发挥好国际规则的链接作用。他建议在对内对外开放中,要把内部的规则、外部的规则、国际规则等链接好,运用好。
第二,上海要发挥好全球资本链接作用。他指出,目前全球资本过剩,而中国目前疫情控制较好,内需市场也比较大,所以对国际资本流动来说,既是一个时间窗口,也是一个机会。为此上海应当做好全球资本的链接工作。
第三,上海要做好国际投资的链接作用。权衡表示,亚太经济在世界经济领域增长较为活跃,在此背景下,上海应当做好对内对外发布。
第四,上海要做好国际国内贸易链接作用,内外贸要统一。
第五,上海要做好全球的服务链接。在各种要素服务中,上海在政府服务、政务服务、商务服务方面,应打响上海品牌,建立全球的服务链接合作。
第六,上海要做好全球科技链接作用。权衡指出,上海正在打造全球有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对于科技高级的生产要素,包括人才要素在内,需构建好链接,发挥好作用。
增加对优质企业的制度供给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认为,全球的资源配置,科技创新的策源,高端产业的引领,都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发展去实现。
他表示,过去中国企业依赖于海外资本市场,许多优秀的中国企业都是通过在海外市场上市成长起来的。姜超说,注册制将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他建议增加对优质企业的制度供给,进一步用好注册制,让更多优秀的初创企业能够上市。
姜超指出,上海要关注第二代互联网企业,以及上海本地企业的二次上市,通过龙头效应,吸引更多的企业回到科创板上市,进一步巩固上海金融中心的地位。通过全球资源配置的优势,发展壮大中国科技企业。
姜超特别指出,在优化企业上市的同时,一定要完善好退出机制。“过去由于退出机制不完善,有些企业欺骗股民,最终也就被罚款几十万元。”姜超认为,目前已经有了新的证券法,用好证券法,增强企业的退市力度,才能够让市场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发展机构投资者
促进股市“长期慢牛”
近日,A股市场一片向好,令许多股民重振信心。姜超坦言更希望中国股市能“长期慢牛”。他说,“股市涨得太快,散户容易赔钱”。他建议做“T+0”交易的改革。他坦言目前证券市场的一些制度存在瑕疵,导致一些不法之徒利用套现。他希望通过优化制度,实现股市慢涨,这样普通老百姓也能更多获益。
他还提出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散户入市较难赚钱,原因之一就在于做短线,事实上有些投资长期来看是很赚钱的。”姜超希望能有更多专业机构做投资,替散户设计投资规划,比如开发一个产品就锁定好年限,助力散户做长期投资。在他看来,发展壮大这些专业的优秀的机构,可以更好地帮助散户避开缺陷,更好地促进资本市场良性发展。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