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思维与商标权救济》
我国学界在讨论知识产权与物权的关系时,往往强调两者的区别,忽视两者在本质属性上的联系,其结果是过分依赖侵权法,从而引发了关于侵害知识产权应否适用无过错归责原则、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即发侵权”)是否已突破传统侵权行为构成要件、持续性侵权行为应否适用特殊诉讼时效等问题的争论。如何处理知识产权法和《民法典》的关系是当前重大问题之一。
汪泽 著商务印书馆
《唐律立法语言、
立法技术及法典体例研究》
本书以《唐律疏议》中的立法语言为切入,通过对唐律中的“情”“理”“余条准此”等典型概念进行梳理,通过数据展示其出现于法典中的频次与分布,从教义学与规范分析的立场对唐律中典型法律术语的功能、地位及其在法典中的影响进行系统梳理,进而对唐律立法技术、法典体例与结构进行深入探讨,以此完善唐律与唐代法制的研究,最终揭示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丰富内涵。
刘晓林 著商务印书馆
《荆棘丛:我们的法律与法学》
本书是一部畅销不衰的经典之作,作者卡尔·卢埃林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法学家,法律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在本书中,他向学生讲解了一系列极为重要,也极有难度的问题:法律是什么、如何分析判例、法官如何适用法律、法学院能为学生提供哪些指导、法学教育与社会现实存在哪些差异,等等对美国法律制度、案例教学法、影响案件裁决的因素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
(美)卡尔·卢埃林 著 王绍喜 译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