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法治社会

利用软件伪装真人账号

本市首起制作销售微信外挂案告破

本文字数:1167

  □见习记者  翟梦丽

诈骗团伙背后成千上万个活跃的微信号究竟是“谁”在背后运营?为何他们能躲过微信安全设置,一个设备登录多个账号?这一切背后,竟是外挂程序在作怪。日前,上海警方成功打掉一个制作销售微信外挂软件为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提供技术支持的犯罪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缴获一批涉案电脑、服务器等作案工具。记者了解到,这也是上海警方侦破的本市首起制作销售微信外挂案。

“航海王”批量登录、发布朋友圈

今年5月,黄浦公安分局在侦办一起特大涉疫电信网络诈骗案时,发现诈骗团伙使用的微信账号有明显异常,存在用虚假上网地址掩饰真实地址的现象。在深入查证分析后,警方确认诈骗团伙通过购买、租借等手段非法获得了一批微信账号,然后依托一款名为“航海王”的微信外挂软件,批量登录、批量发布朋友圈,在实施诈骗行为时提升账号的活跃度和可信度,同时规避警方侦查打击。

在市公安局网安总队指导下,黄浦公安分局随即成立专案组开展侦查,很快就在重庆抓获了主要犯罪嫌疑人李某及其妻子陈某。今年6月,专案组先后分赴河南、河北、广东等地抓获葛某、吴某、刘某、安某等犯罪嫌疑人11名,缴获微信外挂软件及其源代码、电脑、手机、银行卡等大量涉案物品。

外挂“养号”出售出借

经查,该犯罪团伙主要犯罪嫌疑人李某和葛某在互联网上结识,共同商议开发“航海王”微信外挂软件以牟取不法利益。后由葛某出资,李某通过网络从吴某处购入了微信相关技术,并交由刘某重新改写编译后封装成“航海王”微信外挂,由吴某和安某将外挂程序主体部署在云服务器上,以规避打击和防止破解。

随后,李某与妻子陈某开始在网上推广销售“航海王”外挂软件客户端,并发展了伊某和温某作为代理商进行分销。警方调查发现,陈某不仅推销外挂客户端,而且还自己充当“号商”,收购租借了一批微信号并使用外挂程序“养号”,对外出售出借这些“活跃可信的微信账号”,或利用这些微信号进行“引流”,以吸引更多人购买使用“航海王”外挂软件,进而谋取利益。

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涉黄、涉赌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嫌疑人通过使用该外挂软件,在登录购买租借来的微信账号时可以绕开微信安全检测机制、规避微信安全策略(检测微信号是否为本人、在本机、在本地使用,换机、异地等登录需要再次通过手机短信或扫描二维码等方式验证),利用伪造的验证信息,在一台设备上批量登录多个原属不同设备、不同地区的微信账号,以达到增加可信度骗取信任、掩饰真实身份逃避打击等非法目的。登录账号后,还可以批量自动发送添加好友请求、批量发布朋友圈等,以增加微信账号的活跃度和可信度,因此,市民群众不要轻易通过不明身份人员发来的好友请求。

目前,李某、葛某、吴某等1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黄浦公安分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社会 A04 本市首起制作销售微信外挂案告破 2020-07-17 2 2020年07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