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律师周刊

直播平台普法律师 粉丝过万竟是假冒

本文字数:1403

假律师视频直播普法截图 资料图片

  如今,视听新媒体迅速兴起,吸引了大量网友参与互动,不少犯罪分子也混迹其中,频频出招,利用上述视听平台实施诈骗。

近日,辽宁省灯塔市公安局就处理了一起利用小视频平台实施诈骗的案子。

多年前就因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被依法处理,如今又“与时俱进”重操旧业,通过新媒体平台冒充律师继续骗人钱财,嫌疑人张某伟便是这样一个在诈骗道路上越走越远的典型代表。

直播平台结识“律师”

2020年6月28日10时许,灯塔市公安局烟台所民警接到辖区居民富某报案,其称被他人诈骗了25000元。值班民警经过详细询问得知了富某的被骗过程。原来在2019年下半年,富某遇到一起民事纠纷的官司,但因自己对法律方面掌握的知识有限,其身边也没有懂法的亲友,于是富某便想通过网络渠道找人咨询相关法律知识。

2019年9月中旬左右,偶然间富某在快手直播平台上看到了一个自称是“沈阳张律师”的人在直播,富某发现张律师这个人对法律方面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全面,于是便通过平台上留的微信号加上了张律师。

通过微信交流,富某与“沈阳张律师”日渐熟悉。在此期间,“张律师”还告诉富某自己是辽阳市某区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员,还是辽宁某某律师事务所的律师。

为了博取富某的信任,在微信上“张律师”给富某发去了自己的工作证件照片,经过深入沟通,富某对“张律师”的身份已经深信不疑。

“张律师”在了解了富某的民事纠纷一事后,称可以帮助富某打赢这起民事纠纷的官司。

在之后的日子里,  “张律师”开始以咨询费、诉讼费、财产保全费、人情打点费等各种费用为借口,分多次向被害人富某要钱。

收费不少办事不力

因富某对“张律师”的身份和能力深信不疑,所以始终对“张律师”提出的各种要求有求必应,并先后通过当面交付、微信红包转账、银行卡转账等方式付款两万余元。

近期,富某发现自己委托“张律师”办理的案子时过多日依旧没有丝毫进展,于是通过微信上联系“张律师”并询问案子进展情况,但“张律师”却多次以疫情期间情况特殊等原因为借口搪塞富某。

一次次的搪塞引起了富某的疑心,随后其先后到人民法院和其所称的律师事务所核实“张律师”这个人,但得到的答复均是没有此人。

不死心的富某又到法院查询“张律师”帮自己办理的案子,发现法院根本就没有受理过“张律师”所称的帮自己办理的案子。此时,富某才发现自己被骗。

在全面掌握了案件情况后,所民警通过深入调查,最终锁定重点人员张某伟便是所谓的“张律师”。

警方公告揭露身份

6月30日,在辽阳市公安局各警种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办案民警发现犯罪嫌疑人张某伟在辽阳市白塔区一出租房内出现,最终张某伟被成功抓获。经审讯,犯罪嫌疑人张某伟对自己冒充律师实施诈骗他人钱财一事供认不讳。

调查中民警发现,犯罪嫌疑人张某伟的快手号里有1万多名粉丝,随后民警通过发布公告形式,揭露张某伟虚假身份,并呼吁被骗的粉丝及时联系办案民警,现共有三名被害人到公安机关报案。

目前,该案在进一步办理当中。

警方提示:不要轻信营销类视频,目前网络短视频深受广大网友欢迎,视频浏览量动辄上千上万,但因视频时间短、背景模糊、信息零碎,一些不法分子也混迹其中,借机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广大网友,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不要轻信短视频平台上带有营销、钱款等性质的视频,更不要轻易向对方转账汇款,网友们要提高防范意识,保护个人财产安全,如发现被骗应立即报警。

(来源《半岛晨报》)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律师周刊 B01 直播平台普法律师 粉丝过万竟是假冒 2020-07-20 2 2020年07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