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王湧 夏天
昨天坐车还能勉强行驶的道路,今天只能乘坐橡皮艇“风驰电掣”了。仅仅半天时间,安徽无为鹤毛镇的洪水水位又上涨了2米,同时大雨倾盆,水位仍在不断上涨。上海消防救援队在当地的转移搜救工作,进入到第二天。昨晚8时许,搜救任务结束。上海消防救援总队跨区域增援专业队共计舟艇救助被困人员57人,疏散转移200余人。
消防员在水中泡到脚抽筋
水线漫过了行道树的树干,漫过了一层楼高。在原本进镇的干道上,上海消防救援队的橡皮艇正快速前行,全力开动的引擎声发出“呜呜”的高转速轰鸣。与此同时暴雨倾盆而下,响起“哗啦啦”的雨点声。消防员大声告诉记者:“这就是我们昨天开车进来的那条路,但现在已经全部淹没了!厂房、门面房、政府、民宅都被淹了。”因为前方又发现人员被困,消防战士还在不断给橡皮艇加速。
“安徽从来没有过这么大水……”一位八旬老太反复念叨着这句话。在上海消防战士的帮助下,老人家得以从积水至膝的屋中平安转移。“老人家,您的户口本先暂存在我们的防水口袋里,请放心,门帮您锁起来。那边箱子要恢复原样啊。”指挥员一面不断安抚老人的情绪,一边叮嘱消防战士们尽量保护好老人家中原样。老人心中稍定后,掏出钱来就想塞给消防指战员,用质朴的方式表达其感激之情,被消防队员连连婉拒。
孩子同样是消防战士们关注的焦点。在一艘当地人自己划出来的小船上,上海消防发现上面乘坐了6人,包括一对携带有行李箱的母子,其中孩子才六岁左右。于是,消防战士们赶紧靠近,将母子转移至橡皮艇上。在另一处公房,水位已让二楼露台变成了“亲水平台”,消防战士们抱起一名准备转移的男童,将帅气的头盔戴在他头上,让孩子过了把“消防员瘾”。孩子面对高水位,直呼“我不怕!”
当然,也有一些群众自恃居住在二楼,不愿接受疏散。但为确保万无一失,上海消防在每条橡皮艇上,都安排了一位当地民警,协同进行疏散工作。
截至记者发稿,一组救援人员刚好得以抽空坐下,补水休息。他们已在水里搜救了2个多小时,不同程度出现抽筋症状。他们搜救了8人,疏散6人。
群众送上绿豆汤
在搜救疏散群众的同时,上海消防另一部分指战员,正紧张投入到大坝抢修的紧迫任务中。
昨天受芜湖鸠江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派遣,上海消防救援总队派出50余名指战员于当日8点30分到达二坝联谊大道装填土袋。据介绍,由于大堤坝出现了渗水现象,使用泥土抢修,更有防渗水性。但这项工作十分艰苦,从早上8点半直至下午5点多记者发稿,50名指战员分两波轮班奋战,体能消耗巨大。
朱一鸣高中毕业就参军入伍,后由武警现役转为消防员。平时他主要负责通讯保障工作,但此次来安徽支援抗洪,他表示“消防员的使命是一致的,那就是保护人民群众安全。”这天从早干到晚,小朱已不知道装填了多少泥土,皮肤都晒红了。
在大坝抢修现场,记者看到有志愿者煮好了绿豆汤,送上前线支援指战员们防暑降温。其中9岁的艾柏然是二坝镇中心小学学生,他跟着爸爸第一次来当志愿者。“天气很热,消防员叔叔辛苦了!”稚嫩的童声抚慰着指战员疲累的心灵。小艾还说:“我们煮了40斤绿豆汤,从早上5点就开始煮了。虽然正发洪水,但我们想方设法也要送进来。”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