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法治文萃

侦破一起命案,经历两次疫情

本文字数:4198

资料照片

  2003年1月9日凌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桥头社区中年男子成某光失踪。一个多月后,成某光的尸体被人从其家杂物房的煤灰堆下挖出。成某光失踪的当天天刚亮,他的妻子兰某带着女儿匆忙离开村庄,自此不见踪影。那一晚发生了什么,又是什么让这个家庭分崩离析?

2020年3月10日,随着犯罪嫌疑人兰某的落网,真相才逐渐浮出水面。跨越两次疫情、历时17年,案件终于告破。

案发于17年前的非典疫情时期

2003年1月下旬,位于桂西北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下起了罕见的大雪,天气寒冷。

1月28日11时,该县东门镇桥头社区某屯村民成某忠来到哥哥成某光家,想叫成某光一起去黄金镇亲戚家喝喜酒。兄弟两家只隔着一条巷子。只见大哥家的大门是锁着的,叫了几声也没人应,成某忠便离开了。第二天回到家中,成某忠又来到成某光家查看,发现门还是锁着,栏里的猪和牛不停叫唤,应该是饿了许久。成某忠没有多想,以为哥哥、嫂子有事外出,此后一直帮成某光喂养猪和牛。

转眼过了春节,成某忠已经20多天没有看到哥哥一家人的踪影,他家的门依然紧闭着。

“大过年的一家人能去哪里玩这么久,是不是回嫂子的娘家去了?”成某忠非常纳闷,他叫上家里兄弟赶到宝坛乡西华村嫂子的娘家,询问哥哥一家的下落。但是,嫂子家里的人却回答,没见过他们回来。

此后,成某忠到处打听、查找,得知有人看到嫂子兰某在1月9日带着女儿外出,但哥哥仍然下落不明。

成某忠心里越来越不安,他将情况告诉母亲梁氏。梁氏多年前改嫁到东门镇某村,只是偶尔回桥头社区。听到儿子成某光失踪的消息,她匆匆赶了回来,带着家里亲戚四处找了几遍,但都无功而返。

3月20日中午,梁氏带着成某忠和他的几个堂兄弟一起撬开成某光家的门锁。成某光家有4个房间,进大门右侧的房间为一家3口人的卧室,右后一间是客房,大门左侧一间为厨房,左后一间为杂物房,堆放着煤灰、柴草等杂物。

在成某光的卧室,梁氏发现被子上有几处血迹,心里一惊,急忙叫成某忠等人翻一翻家中所有能藏能躲的地方。成某忠来到杂物房,发现房内有一处撒有石灰、已经部分结块并且有些裂缝的煤灰堆。成某忠用锄头挖了起来,没挖几下就露出一件黄色的毛衣。

梁氏一看情形不对,立马哭着赶到桥头派出所报案。

非典袭来  案侦搁浅

2003年3月20日13时许,时任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公安局桥头派出所所长谢增明、民警贾明正在所内值班,接到梁氏报案后,立即跟随她来到成某光家中,查看、保护案发现场。随后,时任县公安局副局长黄芝才带领刑侦大队民警及法医等技术人员赶到现场,拉起警戒线,将成某光家封锁。民警使用工具慢慢将已经腐烂的尸体挖出、进行清理,并现场做了尸检。现场勘查工作直到当天23时许才结束。

“到了晚上光线不够,民警只好一边打着手电筒一边尸检,而且又要非常细致地清理尸体身上的煤灰等杂物。”黄芝才对案发现场的情形记忆犹新。他说,这是他经历过的时间最长的一次现场勘查。经过尸检,法医发现成某光头部有多处凹陷,系被钝物击打头部致死。

与此同时,提取现场血迹、查找作案工具、了解夫妻关系网、妻子兰某及女儿的去向等案件侦查工作也在同步进行。很快,民警就在现场周边找到一个沾有血迹的木柄铁锤,木柄长约80厘米。

从成某忠处,民警得知成某光的妻子兰某和女儿于2003年1月9日外出一直未归。这一线索在隔壁屯的一位老人和成某光的亲戚成某锋口中得到证实。

老人告诉民警,她记得那段时间在下雪,当天早上7点多钟,她路过成某光所在的屯时曾与兰某打了个照面。老人看到兰某用一根棍子挑着几个编织袋,带着女儿往屯外走。她还好奇地问母女俩这么早要去哪里,兰某告诉她要回娘家去。

成某锋则告诉民警,当天早上7点半左右,他开车外出时看到兰某母女俩正在出村,便叫她们上车,兰某拒绝了。此后再也没有见过她们。

民警综合分析研判,归纳3点意见:一是成某光系他杀,而且被埋在自家;二是成某光妻子兰某突然带着女儿离家外出未归,而且经过核实发现兰某并没有回娘家;三是走访发现成某光虽有嗜酒、嗜赌等不良习惯,但与屯里人没有矛盾,而且屯里人也反映经常看到夫妻俩吵架、成某对兰某实施殴打等情况,1月8日晚还有人听到成某光家中传来哭声。

这些线索使民警将怀疑的目光投向兰某:为何尸体被埋在自家?兰某为何带着年幼的女儿无缘无故离家不见踪影?是不是兰某因为被丈夫家暴而恼怒杀人?带着这3点疑问,民警踏上了寻找重大嫌疑人兰某的漫漫路程。

因为案发时间已经过去两个多月,追查兰某的去向异常困难。为了获取有价值的线索,民警对兰某的关系网进行了全面排查。2003年3月25日,在询问兰某一个在柳州某公司务工的弟弟兰某某时,民警获知兰某已于1月14日在柳州市汽车南站乘车前往广州。

兰某某告诉民警,1月13日,他在宝坛乡老家接到姐姐兰某的电话,出于担心,他当天就赶到柳州。电话里,他劝姐姐回娘家。

“我不想回去。”兰某没有回答弟弟的问题,也拒绝了弟弟的劝说,第二天就登上了开往广州的汽车。民警还从兰某某口中得知,家中有一位亲戚兰某梅在广州市番禺区打工。

兰某是不是投靠在广州打工的亲戚去了?为早日抓到兰某,民警立即协调联系,准备前往广州番禺进行抓捕。然而,当时广东发生非典疫情,人员、车辆出行受到管控,无法正常出入,案件走访调查等工作遇到很多阻碍,无奈之下该县警方将前往广州番禺的日程延后。

案破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

2003年4月中旬,时任刑侦大队副大队长谢龙川等民警赶到广州番禺,连续数日对兰某梅关系网进行调查,但没有发现兰某的踪影。4月22日,民警来到兰某梅工作的农场。兰某梅称,2月2日她曾接到兰某的电话,兰某说自己已经到了广州。在兰某的租住处,兰某告诉兰某梅,她经常被丈夫殴打,所以将老公打死后跑出来了。此后双方联系非常少。

从兰某梅处得到的消息令民警十分振奋。兰某会不会还在广州租住?事不宜迟,民警立即让兰某梅带路前往兰某的租住处,然而,兰某梅对番禺地形不熟,实在记不得兰某租住处的位置。

兰某梅是忘了还是故意隐瞒?民警几经工作也没有进展,案件线索在广州中断。与兰某这次擦肩而过,令民警大失所望,加上非典疫情肆虐,民警的调查受到很多制约,只好暂时收队。

此后的17年间,该局专案民警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早日将兰某抓捕归案的初心始终不变。历次专项行动中,民警均对兰某家属开展思想工作,数度前往广东、浙江、江西、湖南、海南等地进行调查,总行程达5万余公里,走访人员500余人,核查各类信息数万条,但兰某依然消失在茫茫人海。

转眼到了2020年3月,民警在海量的信息中获知一条线索,遂将调查重点转向了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该县安厚镇一名叫黄某的男子于2003年6月份经人介绍认识了带着女儿在泉州某工厂打工的“韦丽媛”。韦丽媛自称离异,来自广西河池。黄某年长未婚,不久就带着“韦丽媛”和她女儿回到家中共同生活。因为“韦丽媛”说自己的身份证丢失,一直没有补办,10余年里,两人一直没有登记结婚,“韦丽媛”也没有登记入户。

经过研判,民警认为“韦丽媛”与兰某的情况非常吻合。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公安局当即联系平和县公安局安厚派出所协助,由刑侦大队蒙朝锋带队前往进一步核实。

3月10日,民警来到“韦丽媛”在平和县安厚镇的家中,将“韦丽媛”带到当地派出所进行审查。

“你来自哪里?”“罗城。”

“叫什么名字?”“兰某。”

面对熟悉又陌生的家乡口音,“韦丽媛”放下了17年的伪装,平静地承认自己就是兰某。她知道这一天终究会到来。

3月11日,兰某被押回罗城,回到她逃离了17年的故土。

嫌疑人兰某的人生轨迹

兰某出生于1966年,罗城县宝坛乡西华村人,初二辍学回家务农。1982年,16岁的她便嫁了人,育有一女,后来因为感情不和,与前夫离了婚,于1995年改嫁桥头社区某屯以挖煤为生的成某光。

令兰某失望的是,成某光有嗜酒、爱赌博的不良习惯,而且成某光脾气暴躁,经常殴打她。对于成某光家暴一事,屯里人也有所耳闻,曾多次听到夫妻吵架和妻女哭泣的声音。邻居曾目睹成某光用扁担殴打兰某。

2003年1月8日20时许,成某光从邻居家喝酒回来,七扭八歪地走进家门。兰某随口说了他几句,这让成某光大为光火,不由分说地上前用拳头捶打兰某,甚至威胁要将兰某和女儿一起杀死,吓得一旁的女儿哇哇大哭。兰某慌忙搂着女儿到房间躲避。

23时许,成某光进入房间,拿起扫帚就往躺在床上的兰某身上猛打。睡在床铺靠墙位置的女儿已经睡着,兰某只好蜷缩着身体,忍着不敢吭声。

1月9日凌晨3点钟,手臂、脚部的疼痛让兰某辗转难眠。她起身开灯,到厕所方便。冰冷的天气让她一路上不由自主地环抱双手,不时触摸到手臂的伤处。回到床边,看着床上酣睡的丈夫,想起他平日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兰某越想越气愤,心中萌发了杀死他的念头。她转身走到杂物房,拎起平时敲煤块用的铁锤,悄悄回到卧室,抡起铁锤就往成某光头部砸去。成某光闷哼一声醒来,兰某又用铁锤打了两下,成某光挣扎着扶着墙往卧室外逃。

慌乱中兰某扫到熟睡的女儿稚嫩的脸,犹豫了。但是她转头一想,这次把丈夫打伤了,他肯定不会放过自己!于是,她追上去,朝成某光的头部又打了两三下。

发现成某光死了,兰某颤抖着跌坐在地上。不久,缓过神来的兰某想起家中杂物房有一个堆放煤灰的洼坑,她拿起铁铲把煤灰挖开,用绳子将成某光的尸体拖入洼坑,用煤灰、石灰等物掩盖,又把几捆柴草压在煤灰堆上。

处理完尸体,兰某非常害怕。天刚蒙蒙亮,她就胡乱捡了一些衣服,叫醒女儿外逃。

经常被家暴,为何不跟成某光离婚?归案后民警问兰某。兰某低着头,两只手紧紧攥在一起,说:“我已经离过一次婚,如果再次离婚,会给家里丢脸,以后在别人面前再也抬不起头来,认命了……”

作案后,兰某带着女儿经广西柳州来到广州,在郊区边躲藏边打零工维持生活。2003年4月,她带着女儿来到福建省泉州市,化名“韦丽媛”在某工厂打工。

因为没有身份证,17年来,兰某除了到过县医院看过一次病外,再也没有出过远门,只是偶尔到镇里面赶集,对往事只字不提。

“这些年我常常半夜惊醒,感觉最对不起的就是女儿。那年她还小,我只能告诉她,是她爸爸不要我们了。如果能重来,我不会拿起锤子,但是我又能怎么办?”

2020年3月11日,兰某被刑事拘留。

17年前,如果兰某不认命,懂得法律、运用法律、相信法律,此案的结局会不会是另一番模样?

(来源:《人民公安》杂志)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文萃 B07 侦破一起命案,经历两次疫情 2020-07-24 2 2020年07月2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