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法治中国

培训数天上岗,价格两天一涨

高考志愿填报咨询市场乱象调查

本文字数:1346

  □据新华社报道

随着各地高考分数线陆续公布,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机构也开始粉墨登场。虽然有经验的机构能为考生提供较有价值的建议,但记者调查发现,目前这一行业却处于“定价无标准、从业无门槛、行为无监管”的“三无”地带:价格动辄上万元且一天一个价,咨询师培训数天就能上岗,打着招办退休人员旗号的“专家”可能只是干后勤的……

机构拼命“割韭菜”

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机构优志愿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购买其志愿填报服务产品的考生为120万人,今年预计达200万人。

2020年高考考生家长白女士说:“家长没有报考志愿的经验,对学校的师资和专业都不熟悉,也没有时间在短期内弄明白,所以就找了志愿填报服务机构。”

高考志愿卡和一对一咨询填报服务是高考志愿填报服务的两种常见形式。志愿卡价格数百元,内容为高校往年分数线等信息,在此基础上用大数据分析考生需求,为其提供院校参考;一对一咨询填报服务通常包括2到3次时长为2小时的线上或线下面谈,随后为考生制定志愿填报方案,甚至代考生进行填报。

“一些机构在高考季使劲‘割韭菜’,定价畸高。”优志愿创始人兼CEO耿忠诚说。记者了解到,目前这一行业收费并不统一,价格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在山西太原,价格最高可达2万多元。任职于一家名为“碧桥升学”咨询机构的咨询师周老师说:“价位差异体现在专家的不同,咨询时长和内容其实都是相似的,高价套餐的专家会更有经验。”

不仅如此,随着志愿填报节点临近,价格也会一涨再涨。“高考分数出来后,每两到三天会涨一次价,一直到填报完成都有涨价空间,去年从4600元涨到6000元。”一家位于山西太原的志愿填报咨询机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这一有着庞大需求的行业,其从业者的水平却参差不齐。记者梳理多家志愿填报咨询机构的专家团队简介后发现,身份和填报经验是机构大力宣传的着重点。

尽管也有一些招办退休人员从事这一行业,但一位在太原有着7年志愿填报咨询经验的冯女士却说,这里面真正参与过招生工作的人很少,“招办的牌子都被用滥了,很多‘专家’在招办做后勤或行政工作,也说自己是招办的,并为考生提供咨询。”

咨询机构专家简介还包括“熟知填报规则,对院校与专业非常了解”等修饰语言,但很少有行业认证、专业水平等信息。对此,冯女士说:“其实很多专家就是对志愿填报比较了解的家长。”

监管处于真空地带

记者了解到,目前高考志愿填报咨询行业很大程度上处于监管真空地带。不同于教育培训机构需获得教育部门开具的《办学许可证》,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机构只需要办理《经营许可证》等相关手续即可。“到底是教育部门还是市场监管部门来管,目前还不知道。”耿忠诚说。

专家建议,应整治乱象,明确监管体系,规范市场行为,积极引导和鼓励有资质的公司继续提供优质服务,查处和惩罚违法行为。要加强高考录取工作的信息公开服务,鼓励各高校、中学教师以及社会力量等多方面参与到信息服务中来。继续推进高考信息公开,定期更新职业大典、学科简介等,为考生和家长提供公益的、优质的信息,满足不同考生和家长的信息需求。要重视职业指导和生涯规划工作,将零散的市场行为职业化,培养专业人才,建立高考志愿咨询和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证和评价体系,推动相关行业协会的建立。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中国 A08 高考志愿填报咨询市场乱象调查 2020-07-28 2 2020年07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