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法治故事

所谓恋人,在他们眼里都是“钱袋子”

本文字数:3673

许某在微博、抖音等社交平台的图文内容都由第三方“包装” 闵行区检察院 供图

  □法治报记者  徐荔

网络交友,是现下许多年轻人习惯的交友方式。对工作繁忙、交际圈较窄的他们来说,社交平台成了婚恋交友的好帮手。网络交友看似方便快捷,却也存在诸多陷阱,网络婚恋诈骗近年来已成为电信诈骗主要犯罪形式之一。尽管执法机关尽力打击,也多次提醒婚恋交友需谨慎,可仍然有骗子钻空子。

日前,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就办理了两起以婚恋为幌子的诈骗案件,男骗子、女骗子伪造身份、谎报年龄,从线上聊天到线下见面,所谓的恋人,在他们眼里都只是“钱袋子”……

案例一>>>

飞行员买羽绒服还要女友垫钱?精英形象原来是第三方“包装”

他在微博、抖音、微信朋友圈等网络社交平台发布的内容多是身为飞行员到处“飞”的图文;她因为一条微博评论与他“结识”,相谈甚欢,发展成网络恋人。可惜“恋情”维持了不到半年,他们就掰了。一般的失恋可能当作是一场梦,醒了还是很感动,然而这段网恋不但没有感动,反而满是谎言与套路,甚至还涉嫌违法犯罪。

日前,明明是机场保安却谎称自己是飞行员的犯罪嫌疑人许某因涉嫌诈骗罪被闵行区检察院提起公诉。

因一条微博与“飞行员”结缘

25岁的欣欣(化名)正是渴望美好恋情的年纪,和许多年轻人一样,她平时喜欢刷微博、看朋友圈。2019年12月,欣欣在微博上刷到了一位博主发的内容,博主似乎是位飞行员,微博内容多是在国外享受美食、旅游的图文。欣欣对其中一条内容很有兴趣,便发表了评论。

很快,博主许某回复了欣欣,两人就此聊了起来,相谈甚欢,还互加了微信好友。通过微信聊天与对方的朋友圈内容,欣欣愈发了解这位新认识的网友。

“他说他是东航的飞行员,月收入近5万元。因为工作经常要到国外,喜欢旅游和美食。”欣欣事后回忆,对方的聊天信息以及网络社交平台发布的所有内容都在印证他的话,让欣欣自然而然地认为他是个优质的单身男子,也很符合自己的择偶标准。

恋情就这么自然而然地开始了,两人几乎每天都会在网上聊天。

去年12月底,欣欣收到许某的消息,说是要在网上买两样东西,但是信用卡限额了,请欣欣帮忙垫付一下钱。欣欣没好意思拒绝,帮许某付了1300多元。过了不到两周,许某又找欣欣垫付钱款,“他说等发了工资就把钱给我,还说只有国际信用卡里有钱,但是国际信用卡里的人民币额度用完了。我就先后帮他付了共6000多元。”

同一天晚上,欣欣又相信了许某号称的“羽绒服摔破了,要买件新的”,在电商平台帮他付款2600多元买了一件品牌羽绒服。

钱帮忙付了,恋爱继续谈着,但欣欣发现许某后来只字不提还钱的事。起初,欣欣不好意思提,但后来欣欣自己也缺钱了,就问起许某什么时候还垫付的1万多元钱,可许某总有各种理由搪塞欣欣。

购买“包装”服务满足虚荣心

今年3月下旬,欣欣和许某见了一面。欣欣本对许某还有些期待,同时也想让许某尽快还钱。可是,欣欣没想到,许某不但继续推脱还钱的事,还称他被骗了钱,想继续问欣欣借钱。欣欣拒绝了。

两人结束了不算愉快的见面后,欣欣发现,许某开始无视她发的消息,那些追问他还款的信息更是石沉大海。“怕是遇到了骗子!”今年4月初,欣欣选择了报案。

今年5月下旬,许某被警方抓获。到案后的他承认,自己向欣欣“借钱”时就没想着还。而且他向欣欣展示的所谓飞行员身份是他伪造的,许某的真实工作根本不是飞行员,而是机场保安。

今年三十出头的许某交代,他做机场保安工作7年了,月薪5000元左右,平时花钱大手大脚的,很难存下钱,还欠了几万元的信用卡债。而许某自己很羡慕飞行员,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许某从2017年开始就在微信、微博、抖音平台注册账号,把自己打造成一名飞行员。许某还在电商平台购买服务,对方会定期登录许某的账号帮他发一些关于飞行员的内容。

就这样,许某在他的社交平台上,成了一个在到处飞行,享受美食,过着优越生活,不差钱的飞行员。

凭着包装而来的虚假身份与欣欣展开恋爱后,许某继续自己花钱不节制的生活,当钱不够用后就一而再地向欣欣“借”。

“因为后来对方找我要钱发了很多消息,我怕回复她之后,她发更多的消息给我,于是我就从3月下旬开始就不联系她了。”许某交代,“当时我没有想要还她钱。”

承办此案的闵行区检察院检察官介绍,2017年开始,许某向电商平台商户购买有关微信小号、微博账号、抖音账号的包装服务,将自己包装为飞行员。2019年12月,许某以虚构的飞行员身份与被害人结识,后因经济拮据,编造虚假借口先后多次骗得被害人1万余元。许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触犯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之规定,涉嫌诈骗罪。

日前,闵行区检察院已对许某提起公诉。

案例二>>>

男子“一网情深”给聘礼交工资卡欲结婚  岂料俏丽90后女友竟是40岁已婚妈妈

2020年2月下旬网上认识,不到10天就决定要结婚,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按照对方要求陆续给了15万元结婚聘礼,还把自己的工资卡也给了对方……一往情深的李先生根本没想到,因为自己给不了女友500元开刀的费用,女友就失联了。

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的李先生更想不到,这个面容姣好、身材纤细,号称自己是90后的女友竟然已经40岁了,不但已经结婚,还有个18岁的儿子。更让李先生难以接受的是,唐某向承办此案的闵行区检察院检察官承认,自己从一开始就是想以结婚为幌子骗钱。

收下15万礼金的女友失联了

今年2月底,家住本市闵行区的李先生通过探探社交软件结识了一名让他心动的女子,“她说自己叫唐某,1992年出生,是一名护士,没有结婚也没有男朋友。”李先生被唐某吸引,双方互相添加了微信好友,并确立了恋人关系。

李先生和唐某的关系发展迅速,在网上就开始谈婚论嫁。3月初,李先生和唐某第一次线下见面。现实中的唐某和网上展示的形象一样,身材纤细、容貌姣丽。第一次见面,唐某就提出,她的母亲觉得女儿结婚需要男方表示诚意,闻言,李先生就将自己的工资卡交给了唐某以证明自己的真心。

之后,李先生和唐某又见了四五次,几乎每次唐某都会以“母亲要结婚的聘礼”为理由向李先生要钱,李先生则陆续通过支付宝转账、银行ATM机转款等方式满足唐某的要求。聘礼、购物、工资卡……李先生后来算了算,从与唐某谈婚论嫁开始,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大约给了唐某17万余元。其间,唐某还提出要到李先生家看看,李先生便带着“未婚妻”见了自己的父母,唐某还收下了李先生母亲给的见面礼。

李先生在报案时表示,唐某曾答应他今年8月领证结婚,但其实李先生对唐某的了解并不多,唐某平时也鲜少提及自己的家庭情况。而在今年4月初的一天,唐某忽然失联了。

“那天她说自己要开刀,要3800多元,问我借500元。”李先生回忆,他当时没有钱,而且他觉得自己前前后后已经给了唐某15万元,唐某完全可以用那笔钱,为什么还一直问他要钱?当李先生想和唐某进一步沟通的时候,唐某却挂了他的电话,信息也不回。李先生越想越不对劲,于是报了警。而在李先生报警第二天,他就发现唐某把他“拉黑”了。李先生意识到自己是被骗了,想联系唐某要回“聘礼钱”和工资卡,但却始终联系不上。

隐藏在年轻面容背后的真相

李先生联系不到的唐某,警方找到了。今年5月中旬,警方抓获了唐某,唐某先是承认自己骗了李先生,但后来又解释称自己是想与李先生结婚的。只是,唐某的话前后矛盾,满是漏洞。号称想和李先生结婚的唐某不但是已婚状态,而且对李先生谎报了年纪、隐瞒了真实婚育情况。

向李先生谎称自己1992年出生的唐某真实出生年份是1980年,已经40岁的她还有个18岁的儿子。这一切,李先生都蒙在鼓里。

在唐某的说法中,15万元聘礼是李先生因为喜欢她,主动给她的,后来由于李先生调查她,她不愿与李先生再联系,所以两人分手了。唐某解释,虽然自己是已婚状态,但正准备和丈夫离婚,预计今年七八月能离婚,所以答应李先生8月结婚,“可能我的婚姻状况,没和李先生说得太清楚。”不过,唐某承认,自己从未告诉过李先生关于孩子的事。

在讯问中,唐某表示,李先生家的条件其实一般,15万元“结婚聘礼”中的6万元被她自己用完了,“我做微商,借了点小额贷款,需要还钱。”而另外9万元则被她借给了另一个朋友,沈某。

在唐某口中,沈某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上海男人,“他说他带女儿去迪士尼玩,银行卡掉了,问我借钱补办卡,我就把钱给他了。”唐某有一张沈某写的借条,除此之外,沈某的其他信息、现在身在何处,唐某都不知道。

唐某的丈夫也证实,他从去年开始就一直收到催款短信,称唐某借了钱,要她还钱。后来经过查询,唐某在外申请了多笔小额贷款。不过,唐某具体为什么贷款、把钱用在何处,唐某的丈夫也不清楚。

至于让唐某和李先生关系崩坏的“开刀”,是真的,不过,并不是唐某生病需要开刀,而是她去做了鼻部整形手术。

面对检察官,唐某表示知道自己错了,不该假借结婚的名义骗李先生的钱,她愿意退钱。但是唐某还是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因为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行为触犯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之规定,涉嫌诈骗罪,闵行区检察院已对唐某批准逮捕。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故事 B04 所谓恋人,在他们眼里都是“钱袋子” 2020-07-31 2 2020年07月3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