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法治重点

“先开后查”让我们节省了几十万!

“火焰蓝”执法有温度 让企业省钱又省时

本文字数:3163

消防人员对企业展开随机抽查 王湧 摄 本版照片均为资料照片

市民中心消防窗口正在接待企业代表

消防人员开展火灾调查

  □法治报记者  夏天

一家占地1200平方米的餐厅想要开业,需要等待多久?过去,为时半个月的消防检查让企业承担了额外的房租和人力消耗;如今,上海试点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消防安全告知承诺制,让宾馆、饭店、商场等商业体在递交开业材料后,可以“先开业、后待查”。这一新政,让企业获得感满满,“给了我们非常大的便利,节省了数十万元成本!”目前上海在自由贸易试验区落实上述制度的同时,在其他区域也实施了分级分类消防开业检查。

近日,上海消防部门还专门制发意见,进一步规范消防监督执法,提升消防服务效能,主动接受市民群众监督、评议,以加强改进消防执法服务,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开业

缩短准备时间

减少房租损耗

去年底,一家注册在自贸区内的餐饮企业来到浦东市民中心消防窗口,提交开业所需的消防材料。按此前规定,这家1200平方米的餐饮企业需要在开业前完成一系列消防核查,需耗时半个月以上。但这次,情况有所不同。

“我们现在实行的是告知承诺制度,如果资料齐全,会把证件先发给你。”消防窗口助理工程师张杰一边按规定录入相关资料,一边向对方解释这一政策。很快,这张“沪浦消安许字(2019)第0001号”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消防安全许可证》就制作完成了。

有了这张证,意味着该餐饮企业只需在30日内等待消防部门上门检查即可,其间可以营业。“告知承诺制度的实施,给了我们非常大的便利!”这家获得许可证的餐饮企业经理直言,特别是对于餐饮行业,不仅缩短了开业时间,而且减少了人力、房租的消耗,“对我们店而言,估计可以节省30万—50万元。”

据介绍,根据《国务院关于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覆盖试点的通知》要求,自2019年12月1日起,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在本市设有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浦东新区和奉贤区全域内试行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消防安全检查告知承诺制度。该制度试用于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及大于300平方米的宾馆、饭店、商场等。办事程序由先检查后发证调整为先发证后核查。对承诺已经具备许可条件且取得许可证的,自作出许可30日内开展核查;对承诺领证后一定期限内具备许可条件且取得许可证的,自承诺日期届满之日起30日内核查。若核查发现实际情况与承诺严重不符的,依法撤销其行政许可并予以相关处罚。

上海消防部门披露,自2019年12月至今,该部门统一全市申报受理和现场检查标准,在自由贸易试验区严格落实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消防安全告知承诺制的同时,在其他区域实施分级分类消防开业检查。

执法

轻微违法免罚

促进良性互动

在对企业开展监管的过程中,上海消防一直积极探索包容审慎监管,更加强调执法效果,力争让企业感受到“有温度的执法”。

2019年3月,市司法局与市市场监管局、市应急局、市消防局联合出台了《市场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这不仅是上海的首次尝试,也是全国范围内首个跨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其中对消防领域的6项轻微违法行为明确免予行政处罚。

一位消防执法人员表示,对于这6项轻微违法行为虽然免予行政处罚,但要求行政执法单位通过批评教育、指导约谈等措施,促进经营者依法合规开展经营活动,避免再次犯错。

他表示,在对轻微违法行为免予行政处罚后,可以明显感受到来自企业更多的理解、支持,执法遇到的抵触减少了,企业更愿意主动配合落实各项管理要求,在监管领域内逐步显现出良性互动的趋势。

在积极落实消防轻微违法行为免予行政处罚的同时,上海消防还严格落实重大行政执法决定集体议案制度,持续压缩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空间,确保过罚相当、同案同罚。

同时,上海消防积极建立执法痕迹定期巡查、执法例会定期通报等预警机制,及时查改纠正监督执法倾向性问题,并加强与司法部门信息互通,严肃查核存在消防执法瑕疵与过错案件。

预防

火灾延伸调查

及时消除隐患

今年2月29日17时37分许,闵行区朱建路235号开市客超市(costco)四楼停车场西北角自动步梯厅西侧设备房发生火灾。虽然这起火灾过火面积仅5平方米,也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因为事发时超市内有大量购物人群,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鉴于火灾引起的社会反响及事故勘验过程中发现该单位存在部分消防安全管理问题,闵行区消防救援支队依法首次启动火灾延伸调查工作。闵行消防调查发现,这起火灾的起火原因为存放在设备房内的电动工具锂电池故障引发火灾。

延伸调查发现,该超市开业之初,区消防救援部门就对其开展了消防安全约谈和书面风险函告,之后又先后2次检查督促其加强消防安全管理。

属地镇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也多次开展过安全检查,但该单位仍存在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消防安全管理脱节、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流于形式等管理问题,尤其是擅自停用起火部位设备房处消防设施、消防设施未保持完好有效等消防违法行为致使火灾发生后,火灾报警系统未能及时探测发现、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因局部关停无法响应自动灭火,导致火灾蔓延扩大成灾。

针对以上消防违法行为,闵行区消防救援支队结合延伸调查情况,依法作出1个较重阶次和2个一般阶次的罚款行政处罚,并对其它消防安全管理问题责令立即整改。

据消防部门介绍,火灾延伸调查是指在查明起火原因的基础上,对火灾发生的诱因、灾害成因以及防火灭火技术等相关因素开展深入调查,分析查找火灾风险、消防安全管理漏洞及薄弱环节,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和措施,进而推动相关部门、行业和单位发现整改问题和追究责任。“火灾延伸调查不仅可以规范事故认定及公开通报程序,还能及时消除延伸调查发现的问题和隐患,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一位一线火调人员表示。

今年以来,上海消防对于造成人员死亡和重大社会影响的火灾,全面推动火灾延伸调查,全力当好城市安全的“守夜人”。

服务

当好“店小二”,落实“一网通办”

“双随机、一公开”,是指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是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重大改革任务,是规范执法行为,防止随意执法、营造优良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监管效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手段。

在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督检查的过程中,上海消防严格规范监督检查计划制定、任务生成、人员时限、情况公布、结果运用等程序和环节,统筹处理好日常抽查与专项检查、隐患举报核查、火灾后单位检查等关系,积极探索“互联网+监管”机制,不断加强数据分析运用,对于投诉举报集中、消防安全隐患严重、曾被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及发生过火灾事故等情况的社会单位,提高抽查比例,逐步实现从撒网式检查向针对性监管的转变,真正实现无事不扰、靶向监管。

对于“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结果,消防部门均通过官方微信等途径进行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提升消防监督公信力和透明度。同时,要求保留全过程执法痕迹,加强执法档案管理,形成执法闭环,真正做到完整系统可追溯,全方位树立公正、文明、理性的执法形象,全力当好服务企业和市民群众的“店小二”。

而推进“一网通办”,是上海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措施。目前,消防开业检查全部实行网上办理,申报材料全面推进电子证照应用,并梳理公布了消防行政许可常见问题指引,积极推动将消防管理纳入城市“一网统管”平台,持续提升城市消防安全治理精细化、科技化、专业化水平,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事。

上海消防还积极依托城市运行管理平台,持续拓宽投诉举报渠道,在全面落实“一网通办”的同时,还依托来电、来信、微博、微信以及“12345”、“96119”热线,以及消防执法服务“好差评”、公述民评、第三方测评等多种形式,收集、汇总、研究、答复市民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以进一步完善隐患举报核查反馈机制,加强投诉举报办理质量分析。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重点 A02 “先开后查”让我们节省了几十万! 2020-08-04 2 2020年08月0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