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蝶飞 通讯员 周广元
本报讯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与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近日签署《建立异地财产联动处置与联合执行机制合作协议》。双方就建立异地财产处置联动和联合执行机制达成一致意见,合作协议包括联合执行范围、辐射区域、沟通平台、协助流程、工作方案、联络机制等事项。据悉,此次会议通过全国法院执行应急值守平台远程会商及签约。
异地执行难、异地财产处置难,一直是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痛点。异地被执行人查找难、财产查扣难、处置难等问题往往成为逃避执行的“避风港”。
在此情况下,京沪两地法院执行部门积极创新、开拓思路,探索通过最高法院事项委托系统,与财产所在地法院开展更加深度的合作,加大协同执行力度,寻找破解异地财产处置难题的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执行工作质效。
视频签约会上,最高法院执行局执行指挥信息室对京沪两地建立联合执行机制予以肯定,并表示将为各级法院之间的合作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北京东城法院副院长张永忠就健全异地执行协作和协同执行机制、深化合作方式方法、加强执行工作力度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上海静安法院副院长朱建国表示,京沪两地同属于经济发达地区,北京东城法院与上海静安法院又同属于中心城区,执行强制性、规范化、信息化等工作较为完善,京沪两地法院需要互相协助执行事项众多,建立合作联动机制,提高异地执行工作效率,保障异地执行安全,解决异地财产处置难题,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工作质效,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