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版:老法今说

清风白露,万物迎秋

本文字数:2372

  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天地阳气于夏至日达到顶点,时值白露,阴气渐而加重,清晨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滴,透白莹亮,故名白露。

北京的北海公园里有个承露盘。蟠龙石柱上,一位铜仙双手托盘,承接露水。可见在古人眼中,露水似乎不是普通的水,很有神圣感,所以名字也就非常脱俗,比如甘露、仙露。

气候:南方依旧夏,北方渐次秋

白露节气,昼夜温差加大了。按照古人说法,是“大抵早温、昼热、晚凉、夜寒,一日而四时之气备”。一天当中像是四季轮替。早晚秋凉,白天夏热,这正是“秋令”的特征。

白露一候“鸿雁来”,鸿雁是古代物候观测史上重要生物标识。白露时节,大雁自漠北而来,途中已然霜雪。白露二候“玄鸟归”,小燕向越冬地飞去。春暖“玄鸟至”,来时是“比翼双飞”而来;秋凉“玄鸟归”,去时是“拖家带口”而去。白露三候“群鸟养羞”,群鸟趁着秋果丰硕、秋虫肥美之时大快朵颐,养得羽翼丰满,以此御寒。同时积攒和储藏美食,备足过冬“粮草”。

粗略而言,白露时节:南方依旧夏,北方渐次秋。南方金风去暑,炎威渐退;北方玉露生凉,已及新秋。《楚辞》有云:“白露纷以涂涂兮,秋风浏以萧萧。”

全国总体而言,白露时节降水显著减少。二十四节气中,全国的降水,总量减少最多的,是寒露,其次就是白露,这两个“带露”的节气。仿佛是露多了,雨便少了。

对于节气起源地区而言,白露时节的天气是怎样的呢?用唐代诗人元稹的话说,是“露沾蔬草白,天气转清高”。这是一个“清高”的节气。雨少了,云也少了,所谓天气的清高,是天空的清澈、高远。

白露时节,早上有露水,往往预兆当天的天气可能会很晴朗。虽然朝露很美,但是过于短暂,只是秋日清晨的一个小小的插曲。所以才有“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叹。

着装:白露身不露,露了没好处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白露时节,天气转凉,寒气加重,增衣裳。

古人说“露凝而白,气始寒也”。说是寒,虽然有点夸张,但早晚确实有点冷了,清晨出门时,经常有一种冰箱冷藏室的感觉。所以老话儿叮嘱我们:“白露身不露。”

白露节气关于着装的很多谚语,都像是谆谆教诲。夜里睡觉也得盖好被子了:“白露白茫茫,无被不上床”;短裤、短袖就不能再穿了:“白露不露,长衣长裤”“白露身不露,露了没好处”。

饮食:草木生白露,光阴酿酒汤

白露的时候衣着要注意,饮食也需要注意。天气渐渐趋于干燥,所以饮清茶、吃水果,以减少秋燥。白露时节的养生,也被称为“补露”。

有一则谚语,乍一听令人窃喜,叫做“白露后,不长肉”。但遗憾的是,它说的不是人,而是指北方的荞麦。这则谚语,完整的说法是:“白露前,荞麦熟;白露后,不长肉。”

白露之后,气温低了,消耗少了,反倒是人们容易长肉的时候。

在饮食上,应少吃寒凉的瓜果类,而是以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平补食物为主。秋季气候干燥,多喝白开水或蜂蜜水,多吃润肺、补水、去燥的食物,少吃辛辣、过咸的烧烤食品。

酿米酒在浙江温州一带,尤其是苍南、平阳等地在白露之日有采“十样白”  (也有“三样白”的说法)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的习俗。“十样白”就是十种带“白”字的中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中草药。

白露酒

旧时江浙一带,白露一到,家家酿酒,他们相信,在一年中最具诗意的节气酿出来的酒,必定芳香清醇、余香盈齿。其酒香浓郁、酒味甘醇、营养丰富,接人待客必喝“白露酒”。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秋意渐深的白露节气,正值仲秋。晚风带着肃杀之气,吹黄了树叶。还未来得及感伤,就要忙着收获。

看那农民在为稻米成熟而忙碌,渔民在为鱼蟹生膘而欣喜……

于是,人们祭祀禹王、祈求神灵的守护,饮茶喝酒、品味金秋的凉意,好一番生机景象!

草木生白露,光阴酿酒汤,对于白露,不得不提到酿酒。

酿酒的习俗,属白露时节最盛,这是因为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的酒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酒”。

秋风起,露水凉,这时,温一壶白露酒,就着明月清风,吟着玲珑诗句,诗以拾趣,酒以忘忧,人生就是要“诗酒趁年华”。

有诗、有酒、有茶、有景的节气,望诸位亲,亦不可忘秋意渐深,雁南归,微风凉。

吃龙眼

白露时节是核桃成熟的时期。农谚中有“白露打核桃、吃核桃”的说法。这并不是因为核桃成熟才如此说,主要是白露节气到来后,天气渐冷,人体需要一些温补的食物让身体逐渐适应。

福建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的习俗。民间认为,白露吃龙眼能大补身体。这是因为龙眼有补血养血的功效,让人脸色红润。此外,龙眼还有安神、缓解失眠的作用。

喝白露茶

白露少不了白露茶,白露时节,茶树经过酷热的夏季,正是生长好时期,不似春茶鲜嫩不经泡,亦不似夏茶干涩味苦,白露茶有另一种甘醇滋味,清香解燥,是老茶客赞不绝口的好茶。

连诗人杨万里也在《秋圃》中写道:连霄眠不著,犹自爱新茶。

因季节使然,白露茶一般以一芽三叶,一芽四叶的标准采摘,这个时节采摘的白露茶,有着香气高扬、茶汤清甜润喉、回甘生津等特点,跟春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人回味无穷。

古诗

  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凉夜有怀

  〔唐〕白居易

  清风吹枕席,白露湿衣裳。

  好是相亲夜,漏迟天气凉。

  白露

  〔唐〕鲍溶

  清蝉暂休响,丰露还移色。

  金飙爽晨华,玉壶增夜刻。

  已低疏萤焰,稍减哀蝉力。

  迎社促燕心,助风劳雁翼。

  一悲纨扇情,再想清浅忆。

  高高拜月归,轧轧挑灯织。

  盈盈玉盘泪,何处无消息。

  杂诗

  〔晋〕左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综合整理自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老法今说 B08 清风白露,万物迎秋 2020-09-09 2 2020年09月0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