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民政部透露,国内收养正呈现新的趋势。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内家庭开始收养轻度残疾儿童或病愈康复的孤弃儿童,让这些儿童尽早回归家庭。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国内很多家庭的观念也在变化,希望更多的孤弃儿童特别是福利院的康复手术之后的病残儿童能够尽早回归家庭。
在国外,儿童收养问题的法律体系和现状又是怎样的呢?本期“域外之音”将介绍国外收养儿童的相关法律和现状。
【加拿大】
收养前需培训
在加拿大,通过公共代理机构收养、通过私人代理机构收养以及国际收养是最常见的三种收养渠道。
“儿童救助协会”是由政府授权,受理收养行为的公共代理机构。从这里收养儿童不仅不需要成本,而且该协会还会根据收养家庭的经济实力给予一定的津贴。
在安大略省,通过儿童救助协会领养儿童的第一步是接受培训,了解收养的相关情况,最终决定后提出申请。随后,该机构将对收养人的动机、家庭背景、家庭成员的互动关系、经济状况等进行审查,并接受为期27小时的家长培训课程。通过审查和培训后,才寻找适合被收养的儿童。
正式进入收养家庭之前,待收养儿童也会对收养家庭进行多次的访问,以逐渐适应新的家庭环境。
被收养的儿童进入收养家庭的半年到一年多的时间里,是法律规定的试收养期,具体时间长短由代理机构特派的社工决定。试收养期结束后,法庭才宣布收养程序完成,收养人正式成为被收养儿童的法定监护人。
【澳大利亚】
政府监督儿童收养
根据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下属的“儿童保护委员会”的官方界定,在澳洲,“收养”是指由于种种原因,儿童无法与亲生父母共同生活,政府会为他们提供可选择的收养家庭。换句话说,被收养的儿童并不一定是失去双亲的孤儿,而他们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养父母共同生活。对于收养家庭方面,政府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在全面评估后,收养人必须具备能够为孩子提供有利于他们身心发展和学习的能力。对于收养个人和夫妇来讲,他们也需要满足一些基本条件,比如收养个人必须是具有澳大利亚国籍的年满十八周岁的成年人;夫妻则需要达到至少结婚三年的期限;如果他们本身有自己的孩子,也有规定要求被收养儿童需要在年龄等方面和他们现有子女有一定不同;此外,同性恋者也可以申请收养儿童。
澳大利亚的儿童收养体制让孤儿和那些无法与亲生父母共同生活的儿童的未来有了最大限度的保证;而对于收养人资质的严格要求更是对这些孩子人生的负责。
【美国】
孩子受委屈可取消收养权
美国国内收养分为两种形式:通过机构收养和独立收养。收养机构必须具有国家颁发的收养业务授权。
美国政府对领养非亲生子女的成年人采用监护机制。美国的收养政策对收养人并无经济实力的要求,但必须确保被收养儿童心理不被压抑和扭曲。
美国相关法律规定:收养人必须年满25岁,在办理收养手续前,收养者必须亲自见过被收养儿童,即使是国外的孩子,收养者也不能免去千里迢迢奔波之苦。仅仅看到过所要收养孩子的录像或照片,并不等同于“亲自见到过”。不过,收养人在办理收养手续前或过程中,没有亲眼见到过所要收养的孩子(比如还未出生),申请人仍有机会收养成功,但条件是,申请人必须提交一份声明,同意这个孩子可以被二次收养。
也就是说,监管机构如果发现收养人违反了自己的承诺,被收养的孩子受了委屈,监管机构会强制收养人放弃收养权,再为小孩寻找其他收养人。“二次收养”的规定像一把悬在头上的剑,时刻提醒收养人履行好自己的责任,否则随时都有可能被剥夺做父母的权利。
收养前,申请的家庭需要接受背景调查。家庭调查由获得官方许可的“家庭调查机构”完成。另外,在收养前,收养人还须提交一份儿童收养推荐书。家庭调查的目的,同样是为了确保被收养儿童拥有良好的成长环境,不会因为被收养而受到虐待。
【波兰】
收养程序非常严格
在波兰,个人收养儿童是一件非常严肃而复杂的事情,而所耗费的时间也比较长,例如在2012年新的收养法实施之前,收养儿童的程序一般要耗时3到4年的时间。按照波兰的法律规定,只有父母双亡或者父母失去了抚养权的儿童才可以被收养。而对于想要收养儿童的人也有一系列严格的要求。
按照程序,想要收养儿童的人首先要到省级政府机构提出申请。随后,儿童收养机构会对这些潜在的收养者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和考察,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被收养的儿童将来可以获得比较好的生活、成长和教育环境。在初评通过以后,儿童收养机构还要对潜在的收养者进行一系列的培训,既包括理论也有实践,以便让这些未来的父母能有更好的准备。在完成这些程序之后才可以向法院提出收养申请,而得到法院批准之后还会先有一个试验收养期。在此期间,社会福利机构以及法院的工作人员会经常探视收养家庭。在这一系列的过程都顺利完成之后,才可以正式收养儿童并到民政机关更改出生证、姓名等文件。
【津巴布韦】
收养助养相结合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津巴布韦的经济遭受重创,医疗卫生条件也急剧下降。目前该国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高达14%,艾滋病不仅夺去了很多青壮年人的生命,也让大批儿童失去双亲。
由于津巴布韦政府财政状况不佳,因此在孤儿收养和助养的行动中,非政府组织、教会和社会团体成为主力军。津巴布韦有很多孤儿学校,很多社会团体和公司都会为孤儿学校捐资;政府也为孤儿出台了“基础教育辅助计划”,让学龄孤儿可以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相应的健康保障。
在收养孤儿方面,津巴布韦政府有着比较严格的规定:收养人必须是津巴布韦公民或永久居民;收养人会受到严格的审查,审查合格才允许收养。已婚夫妇必须在25岁以上才可收养孤儿;单身女性只能收养比自己小至少21岁的儿童。政府鼓励同种族收养,如果收养人与被收养孤儿是不同种族,则必须要得到儿童福利部部长的特许。(据《广州日报》、中新网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