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谢钱钱
本报讯 “每天早上都能看到他们拎着马桶、痰盂,住在这样的房子里,挺不容易的,现在终于解决了,很为他们高兴!”居民丁阿姨说道。昨天上午,普陀区宜川路街道农林路301弄“三产六户”的居民乔迁新居,附近居民自发为他们送别,这块城市建设中的留守“孤岛”终于不再孤单,宜川也成为普陀区首个全面完成区域内无卫生设施旧住房改造的街道。
记者了解到,农林路301弄是1970年代的老房子,经过多年城市建设,这三幢私房成为宜川路街道最后的无卫生设施的老旧住房区域。
这“六户”人家的家庭成员中既有大病重病人员,又有残疾人员,既有单亲家庭,又有大龄未婚青年。复工复产以来,宜川路街道党工委全力加速推进开展“三旧”换“三新”工作,并再次启动普陀区46街坊地块的房屋置换协议。在协议项目开展之初,街道便成立了工作专班,将该地块的房屋、房主、租客、矛盾问题等情况一一排摸,形成一户一档。在签约过程中,坚持阳光政策,统一口径、统一标准,做好一户一方案,确保“该群众享受的利益一分不少,不符合政策的要求一步不让”。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