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法治综合

“补课”不“解渴”最怕触“红线”

虹口检察院举行检察开放日活动护航民企发展

本文字数:1187

  □记者  胡蝶飞

本报讯  “这次是来‘补课’了,但是还不‘解渴’!”“我们最怕不小心触碰了法律‘红线’,所以需要一些专业的提醒。”10月19日,虹口区人民检察院举行“服务‘六稳’‘六保’护航民企发展”检察开放日活动,8名来自不同领域的民营企业家代表走进检察院,实现民营企业家与检察机关的“零距离”互动。

虹口区工商联领导、企业家代表参观了“一老一少”办案中心、技术创新实验室,近距离体验检察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深入了解虹口检察的特色亮点及创新工作。并围绕“服务‘六稳’‘六保’护航民企发展”进行座谈交流。虹口检察院介绍了该院服务保障“六稳”“六保”护航民企发展以及疫情期间助力民营企业复工复产等方面的工作情况。

该区人大代表、区总商会副会长、上海环境节能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事长赵建松感慨:“这次是来‘补课’了,但是还不‘解渴’!”他表示,翻看虹口检察院护航民企发展的案例集发现,里面的案件自己也遇到过,比如朋友之间做生意疏忽了合同,走到打官司那一步才发现难以维权,希望检察机关能继续提供更多好案例的宣讲,有更常态化的窗口,由检察机关牵头有经验的、有专长的检察官、律师及专业人士给企业提供法律支持。

虹口区人大代表、上海海圳广天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继超表示,企业家最渴望的是公平、法治化的环境。作为民营企业,一些中小企业为了降低经营成本,对法律资源投入较少,没有聘请法务、法律顾问,导致这些企业对法律的认知不足。“检察机关的这些普法可以让企业认识到哪些问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哪些红线不能触碰,很有教育意义,让我们学会自己保护自己。”

在上海市光大律师事务所主任祝小东看来,“让企业家心里稳定下来最重要。”作为民营企业家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人身自由权和财产权利,通俗说就是,在什么情况下不会被抓?如何能保护自己的财产权利不受侵害?让企业家的心里稳定下来最重要。另外,公益诉讼也是检察机关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很好的窗口。祝小东建议,对于行政执法中出现的问题,检察机关可以探索如何充分利用监督权,推动行政机关的规范执法。

虹口检察院检察长曾国东表示,该院将精准对接企业家的需求,加强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发展,做到“权益保障、效率响应、制度供给”。对侵害企业权益的,提供法律监督,促进司法公正;以公益诉讼为抓手,加强对检察监督行政执法工作的探索;对企业存在风险漏洞的,及时制发检察建议;进一步细化检察服务措施,持续发挥北外滩“兵站式”检察官工作室的效用;持续深化“法学+X”人才培养机制,“走出去、不间断”地对外学习;做好典型案例的常态化宣传;动用检察智慧,畅通渠道,对企业家反映的案件线索迅速响应、联动办理。继续立足民营经济的发展需求,提供更优质法律服务和司法保障,打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让企业家们放心、踏实地在虹口生产经营。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综合 A04 “补课”不“解渴”最怕触“红线” 2020-10-21 2 2020年10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