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法治中国

重庆检察机关“司法惠企”

“17条措施”护航民营经济发展

本文字数:583

  □据新华社报道

记者从重庆市检察院了解到,通过出台并落实司法惠企“17条措施”,截至目前,重庆检察机关已促成涉企案件刑事和解39件、促成调解23件,协同司法行政部门支持了180名社区矫正对象灵活参与经营活动,为民营企业挽回损失超过1亿元。

高某某因侵犯著作权罪被法院判处缓刑,在重庆接受社区矫正。然而高某某在浙江省金华市开办了一家玩具厂,在其接受社区矫正后,该玩具厂经营艰难,面临倒闭风险。为维持工厂正常运营,高某某希望能够变更矫正居住地。检察机关调查核实后,认为高某某理由成立,依法协调社区矫正机构帮助他将矫正居住地变更为金华市,解决了高某某企业经营难题。

今年6月重庆市检察院出台司法惠企“17条措施”,强调审慎办理涉市场主体案件,建立健全涉企业案件甄别机制,对涉企业案件一律做特殊标识,一律进行经济影响评估;充分考虑疫情对企业偿还能力的影响,准确区分因生产经营困难暂时无力清偿贷款与贷款诈骗、骗取贷款犯罪,严格把握正常融资与非法集资的界限;积极开展“挂案”清理,督促立即撤销陈年积案,加快办理在侦案件,为企业卸下“包袱”等。

重庆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措施注重引导检察官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司法理念,加强对民营企业司法保护,努力缩短涉企案件办案周期,减少企业诉累,让企业活下来、留得住、经营得好。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中国 A07 “17条措施”护航民营经济发展 2020-10-28 2 2020年10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