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法治社会

进博会上巧遇“相似”设计

调解化解知识产权之争

本文字数:1297

  □记者  陈颖婷  通讯员  吕凌

本报讯  在进博会上,一名观众在观展时竟然发现一展位设计与自己公司“流产”的项目方案高度相似。于是,两方因为知识产权争议闹进了上海市司法局(进口博览会)调解中心。最终,在调解员的调解下,双方终于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

11月9日,杭州某公司的王小姐作为专业观众在进博会观展期间,意外发现某国际酒店集团的展位设计和他们公司此前跟进了3个月却最终“流产”的项目设计方案高度相似。在和设计团队反复确认后,杭州公司认为这个展位设计侵犯了他们的著作权,并要求王小姐代表公司与对方沟通维权事宜。

因为不熟悉相关法律,王小姐找到上海市司法局设在进博会现场的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当天值班的知识产权专业律师李玉玲接待了她。在提供了详尽而专业的法律意见后,李律师还建议,该公司可以向同样设在进博会现场的上海市司法局(进口博览会)调解中心申请居中调解,争取在展商撤展前将纠纷化解。

经过商议,杭州公司授权王小姐在展会现场代表公司参与纠纷调解。

调解中心接到申请后,指派全国人民调解专家、上海首席人民调解员陈凤英负责主持这起知识产权纠纷的调解工作。

在接待了王小姐后,陈凤英和李玉玲就立即赶到涉事展位,向展位现场负责人李小姐说明来意。李小姐得知此事后表示从未听说过杭州公司也从未与其沟通过布展事宜,负责他们展台设计与施工的是另一家设计公司并且双方早在7月份就签订了相关合同。该设计公司才是这起知识产权纠纷调解案件真正的被申请人。

随后,陈凤英和李玉玲见到了设计公司的项目负责人黄先生,黄先生当场同意第二天到调解中心接受调解。

调解中,陈凤英和李玉玲发现,黄先生和他的部分项目团队成员原本都是杭州公司员工,在离职前即接触到这一项目的相关信息,黄先生和他的团队离职后仍持续与杭州公司的设计人员沟通这一项目,但在设计公司完成了该项目的设计任务并为展商进行布展施工,因此杭州公司认为其侵犯了自己的知识产权。

杭州公司坚称参展商才是事实侵权人,因此要求展商公开道歉并赔偿损失。设计公司认为杭州公司提出的赔偿标准过高,不愿以此赔偿。调解陷入僵局。

于是,陈凤英和李玉玲拿出了各自的“看家本领”:

“A公司,参展商与B公司签订有布展协议,B公司书面承诺他们为展商提供的设计不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从法律上说,即使展台设计侵犯了你们的著作权,展商若有合法来源的证据,是可以免责的。你们若诉诸法院,您认为参展商最终需要担责的把握有多少?”

“B公司,你们雇佣了从A公司离职的员工,并且多次与A公司的在职员工沟通项目设计方案,确实存在侵犯A公司版权的可能;如果A公司真的提起诉讼,您认为是否会对贵司的声誉以及客户关系产生影响?”

“王小姐,若真正走向法庭诉讼,您预期多久能结束诉讼?另外,您目前掌握的证据又是否完善及足够?”

“黄先生,您之前在A公司工作多年,想必在A公司仍然有很多老朋友,您是否希望这件纠纷快速解决,大家再见面亦是朋友?”……

在陈凤英和李玉玲的专业劝说下,王小姐和黄先生逐渐趋于理性,双方的诉求差距越来越小,最终达成一致。下午5点,双方在调解协议书上签字并握手言和。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社会 A08 进博会上巧遇“相似”设计 2020-11-13 2 2020年11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