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陈友敏
本报讯 本市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加强对进口冷链食品的安全管理,抓好冷链食品疫情常态化防控各项工作。截至11月22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7万人次,检查食品经营单位17.7万余家。
据悉,本市于11月16日0时起启动“中转查验库”,对上海口岸入关,在本市仓储、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的高风险进口冷链食品,除海关检测和消杀直接放行之外,必须统一进入企业中转查验库或者公共中转查验库进行核酸检测和外包装消杀,检测结果为阴性后,才能放行进入下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环环衔接,全链条管控。
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许瑾表示:“‘三点一库’是工作重点,即口岸查验点、港区提货点、市内第一存放点和中转查验库或区域。目前,本市已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第一批中转查验库34家企业作为市内‘第一存放点’,公共中转查验库有1家企业,全面实施进口冷链食品中转查验工作。截至11月22日晚8点,累计到达市内‘第一存放点’736车(箱)。累计查验662车(箱),采集样本3420件,已出核酸检测结果2432件均为阴性。”
记者了解到,市场监管局推进了405家冷链食品生产、加工、流通、仓储、运输、餐饮单位纳入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累计上传肉类、水产品及其他冷链食品追溯数据达到300多万条,实现全流程可追溯的管理。对大型农贸市场、超市、冷库等重点场所开展进口冷链食品的采样检测工作。目前已采样检测13万余件,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