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综合;声音

“民薪工程”再发力,上海浦东法院向老赖“亮剑”——

128名酒店员工拿回458万工资

本文字数:1521

  □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通讯员  陈卫锋

“酒店倒闭后,员工们都解散了,关于欠付的工资,老板说会给我们‘绿色通道’,让大家再耐心等等,不料这一等,就是4个多月。”上海某五星级酒店停业关闭后,跟其他127名员工一样,原市场总监周怡也成为了一名“讨薪者”,“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跟我们说会开通‘绿色通道’,今天,当我们得知458万余元已全部执行到位,这一真一假两个‘绿色通道’的对比,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司法原来离我们老百姓这么近!”

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开展“民薪工程”——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行动,经过不懈努力,128名劳动者终于拿回了已拖欠数月的458万余元工资。

一个虚假的“绿色通道”,让员工们寒心了

上海某五星级酒店坐落于浦东新区一繁华地段,因经营不善且拒不向房东支付租金,酒店被诉至法院,其经营所用银行账户也被保全查封。新冠疫情发生后,酒店于今年4月彻底停业关闭。

酒店停业,意味着员工们失业了。经过核算,共有128位员工的工资尚未结清。经劳动仲裁委裁决,酒店作为雇佣单位应支付员工们工资、加班费和赔偿金等共计458万余元。

“这些都是员工们的辛苦钱、救命钱,我们也曾跟领导沟通,不过慢慢地也感觉寒心了。”原来,老板口中的“绿色通道”根本只是一个幌子。大家眼看等待无望,只能拿着仲裁书向上海浦东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面对重重困难,法官打出执行“组合拳”

因案件涉及民生权益保护,经过分管院长督办,上海浦东法院执行局当即启动了执行“绿色通道”。与公司负责人虚假的承诺不同,承办执行法官陈喆打出了一套实实在在的执行“组合拳”。

通过财产集中查询系统,陈喆对被执行人名下的财产发起网络查控,并对其法定代表人戴某实施“限高”措施,将酒店纳入失信惩戒。不过,法官核实发现,酒店的经营账户已被其他案件的债权人优先保全冻结、查封。这意味着,在没有新的财产线索的情况下,要让被执行人主动支付员工们的“血汗钱”,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查人找物难、执行到位率不高、执行救助金额有限、容易引发涉执信访矛盾等重重困难,执行法官必须要“亮剑”了。

法院多管齐下,员工们终于拿回工资

经过查控,法官发现酒店团队和实际控制人均身处外地,遂第一时间前往温州等地查找财产线索。酒店法定代表人戴某经多次传票传唤,均以身体不适作为借口,拒不到庭接受调查、申报财产。法院依法对其处以司法拘留15日的强制措施。

同时,为尽快缓解128名申请人的实际困难,法官快马加鞭,积极与浦东新区工会与社保中心等取得联系,主动对接欠薪保障金机制,终于筹措到部分救济资金。此外,法官多次与案外人沟通,成功说服被执行人的债权人同意在执行不能的情况下,由员工优先受偿由其首封的被执行人银行账户内的款项。

经过15天的司法拘留,戴某依然心存侥幸,以为已顺利“过关”,毕竟疫情当前,法院难道会因为一个“老赖”而一再折腾?不过,他显然打错了如意算盘,迎接他的,是此后的3次司法拘留。法官还发出了“最后通牒”:再不限期履行,就将案卷材料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其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刑事责任。最终,戴某迫于压力,终于一次性付清所有执行款项。至此,经过执行法官克服重重困难,员工们终于拿到了自己的工资,案件顺利执结。

上海浦东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闵金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六稳’‘六保’政策方针,始终将涉民生案件作为执行工作的重点来抓,‘民薪工程’已打造成为一项品牌活动。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巩固执行攻坚成果,通过强有力的执行举措,让一个又一个案件的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得以兑现。让老百姓通过法院的审判和执行工作,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公平正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综合;声音 A03 128名酒店员工拿回458万工资 2020-12-01 2 2020年12月01日 星期二